一代诗人和他的诗词世界

家乡区县: 孝感市应城市

几十万字的《燕语呢喃》,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一套《中华诗词吟坛十家精选》收录了他近年来创作的一百多首诗词作品;准时更新的诗词博文,记录着他遨游诗词世界的人生足迹。

他就是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应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应城畜牧兽医局局长史金发。

1962年,史金发出生在应城市城北办事处西十村一户普通农家。初中时,史金发练习毛笔字,偶尔接触到了一本古诗词字帖,在临摹字帖时,他深深地体会到了中国古诗的韵味,幼小的心灵极受震撼。从那以后,只要有时间,他就会找些古诗词研读。

大学毕业后,史金发被分配到应城最边远的乡镇工作,从一名普通的农业技术员一直干到乡镇政府主职,回城后担任市农业委员会副主任、市畜牧兽医局局 长。除了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史金发最大的爱好就是研读古诗文,通过几年的自学,初步懂得了诗词格律的基础知识,渐渐迷上了诗词写作。他悄悄地涂鸦, 悄悄地吟诵,自我陶醉。

由于工作繁忙,可供他支配的时间不多。每天,晨曦的微光下,深夜的静谧中,就是史金发的创作时间。

为了提高写作水平,史金发经常拿着自己的作品向业内人士请教。最初的创作,史金发经常遭到冷嘲热讽,连妻子陶爱华也认为他是在瞎折腾。

妻子陶爱华最熟悉的是史金发的背影。睡前,陶爱华看见史金发趴在桌上边写边念。一觉醒来,史金发还在桌前反复斟酌。抱怨归抱怨,陶爱华和女儿一如既往地支持着史金发的创作。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对精神生活的美好追求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诗词能让人收获心灵的充实和快乐,正是因为有了诗词,我们的生活才有色彩。”史金发说,自己痴迷诗词只是为着那份爱好,那份执著,能够写出让大家接受和喜爱的诗词是自己最快乐的事情。

史金发认为,真正的诗词是有神韵的,它不是随意的词语拼凑,更不是玩技巧、装深沉,诗词是诗人真情的释放,让人感受到一种纯净的美。

史金发的诗词,题材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多数反映当今社会的和谐,基层的期盼,以及对山水的行吟、生活的感悟和情感的寄托。

史金发的笔下,他切身的感受让词语自由地漂泊,就像他不断地抒写的自然景观一样,他将心底里的那一份私语,通过诗词传递,让人感受他的真情实意。

窗前的小草、阶下的菊花,都是他即景生情吟咏的对象。虚实的结合,真假的联接,映照出生活的本真。无论是写故乡,还是写城市,无论是表现生命本身, 还是再现超验的精神,语句都充满时空感与鲜活的张力,字、句、篇都有可圈可点的绝妙之处。他创作的诗词都具有极大的弹性,字词之间若即若离,通过交替变换 展开现实视觉和浪漫世界,使相互远离的字词在诗句中达成同构,使每首诗在意境的交织中喷射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更令人称道的是,这些奇妙的效果却是通过最 朴素、最简洁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如一抹精神的灵光。

初雪照晚晴(2015-05-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