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孝昌县治自唐开元(721——741)年间移至澴水上游,故址在今孝昌县王店镇的黄城村附近,此地距孟宗的出生地直线距离约17公里,地缘较近确实便于李存勖更改县名时“就地取材”。
另外,从李存勖及其属下的官僚们的重门伐不重平民的禀性来看,他更改县名时对本地名人中有着显赫地位的孟宗不会不另眼相看。因为,李存勖即位时,对高官朱门是优待有加。即位之初,他即封“豆卢革为门下侍郎,卢程为中书侍郎,并同平章事。”而“豆卢革、卢程皆轻浅无他能。”但“上(指李存勖)以其衣冠之绪,霸府无僚,故用之。”由此可见一斑。至于董永,也许他在李存勖眼中只是个流寓孝感的平民,不是土生土长的人物,而且,董永孝亲事迹的前半部分“鹿车载父”是发生在山东省博兴董永的老家,与孝感无涉,而且其社会地位十分低下,显然是不及孟宗位极人臣之显赫的。李存勖更改县名时不会不考虑到这一现实情况的。
时下“孝感因董永卖身葬父孝感动天而得名”之说,如果把它作为一种传说和假设来看,倒是无可厚非的,如果把它作为一种历史来看,则完全有失偏颇,应该说,李存勖于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改孝昌县名为孝感县,虽说与董永有一定关系,但更多地倒是与孟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