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县轶闻趣事历史典故

家乡区县: 山东省莘县

莘县轶闻趣事历史典故

      莘县的历史典故频多,一是来自文学作品,二是来自旧志记载,三是流传于民间,四是来自地名典故。
1、十字坡
      位于县境南端、金堤脚下,距樱桃园和张青营均约1.5公里。传说系《水浒传》中菜园子张青和母大虫孙二娘夫妇开店结交江湖好汉的地方。原十字坡有座小石桥,桥旁有一亭,亭下有一块石碑,碑上刻有“十字坡”三个大字。1958年修桥时,亭、碑均被拆掉。今十字坡大桥是建于七十年代的钢筋水泥结构大桥,长百米,宽10米。
2、张青营
     位于樱桃园镇东南金堤河畔、十字坡东侧,传说即《水浒传》人物张青的家和孙二娘的婆家(孙二娘的娘家在樱桃园)。“文革”前,张青营一张姓人家保存着一只张青曾经穿过的靴子,这只靴子可盛一斗米,可惜在“文革”中被当作“四旧”烧掉了。张青营一带至今仍盛传着张青和孙二娘的动人故事。为维护张孙夫妇的英雄形象,此地一直不准演唱《武松打店》。
3、野猪林
     位于观城东10里、郭海村北一带。“枯蔓层层如雨脚,乔枝郁郁似云头。不知天日何年照,惟有冤魂不断愁”。此为《水浒》第八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中对野猪林形势的描写。野猪林是林冲、鲁智深这两条好汉结下生死之谊的象征。1958年前这里曾有一个仅为几户人家的野猪林村,旧属观城县在坊堡管辖,后分别迁入附近的朱庙和马沟村,野猪林村名消失。据说本世纪四十年代,这里还有茂密的树林,并常有鸟兽出没,令人望而生畏;林中一红墙灰瓦小庙,庙壁绘有五颜六色的《水浒》故事。1992年11月,由市委统战部许继善题字,在此立“野猪林”碑一通,以资纪念,并为寻访古迹者导游。
4、妹冢
     位于妹冢中学院内,据说是春秋时期卫太子寿的妹妹的坟茔。东北距其兄伋、寿的墓即太子冢20里。相传,当年太子寿的妹妹闻听兄长将要被害,只身前往相救,但未赶到出事地点,就听说二位兄长丧命莘野。她悲痛异常,愤然自尽。这位公主的义烈之举,受到当地人的敬仰,人们为她修建了坟墓,并立村名为妹冢村。
5、冰井
     位于城西北5里武家庙西(今武庄)。其水极冷类于冰故名。相传刘备为平原令时过此,天热思冰,饮此井水而渴解;天将雨,则有霞光瑞霭自井中出,其景甚美,故“冰井呈霞”被莘县旧志列为“八景”之一。
6、甘泉
     又名龙眼井、甘泉龙眼井。位于县城东街,水甜如饴。相传,昔有欲取东海水以疗疾者,夜宿东鲁店,梦里有神相告,说此地有泉,其源通东海。天亮后至井尝其水,味甘美,取水煎药,病果愈。“甘泉漱玉”为原莘县“八景”之一。据说中国名牌雁宾酒之所以被善饮者称道,与甘泉的地下水脉不无关系。

7、琉璃井
     位于观城镇古井村。据《观城县乡土志》记载:“琉璃井在县东七里,形色苍黄,类琉璃,投块激之,其声如谷应。”今之观者称:井的上半截为青砖砌成,接近水面及以下周围都是硬如巨石滑如镜的琉璃疙瘩,用桶汲水或抛石落物,井里就会长久地发出铜锺般的嗡嗡声。大旱之年,他井干涸,唯此井水量不减,而且泉水味甘冽清甜、爽口提神。关于琉璃井的来历,当地人有许多美妙的传说。其一为翠玉姑娘烧井的故事。大意是:此地尽沙,难以挖井。村民为水不知吃了多少苦头。有一张姓姑娘名翠玉,立志为村民造一口永不干涸的甜水井。每逢月夜便虔诚地跪祷嫦娥仙子,精诚所至,感动了嫦娥。嫦娥在梦中告诉她:采云峰山十条紫荆,夜半投于土井中燃尽,水井即成。翠玉按照嫦娥的点拨,历尽艰辛,将紫荆盗回,等到子夜放入土井点燃,流沙随之变成明亮坚硬的琉璃,井底涌出清泉。
8、王奉
     相传,隋代由王姓立村,初为王庄。唐代有凤凰飞来,便更名为“王凤”,后谐音为王奉。
9、古云 明初,刘姓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定居,因村前有云兴寺,村后有古城,该村又是集市,故称古云集,后简称古云。

10、朝城
    为朝城县旧址,原为武阳郡,因武阳城被洪水淹没,在东南方向因潮气上升上空出现一座雾城,故称朝城。

11、单庙
    相传,明洪武二年单姓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在村西盖家庙,故名。

12、燕店
     明洪武二年燕姓大户迁此,以开店为生,故名。

刘慧敏(2015-05-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