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衡芳(1833-1902),字若汀,江苏金匮(今无锡)人,清末数学家,与李善兰相善。曾与傅兰雅(John Fryer 1839-?)共译代数、三角、微积分的数学著作多种。自著《行素轩算稿》(1882)等书。 华衡芳的书籍刊印于19世纪末,仍然保留中国数字。微积分的符号沿用《代微积拾遗》的记法。
1861年秋,两江总督曾国藩筹办安庆军械所。于1862年初华衡芳和徐寿应曾国藩的邀请前往,专办制造事宜。1865年,曾国藩会同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并调华衡芳、徐寿前往“建筑工厂,安置机器”。约在1857年,华衡芳和徐寿在上海研读了合信(BHobson,1816年—1873年)于1855年写的《博物新编》,对蒸汽机有了初步的了解。 1862年,他和徐寿、吴嘉廉、龚芸棠、徐建寅等人在安庆内军械所试制轮船。他们以《博物新编》中的图文等为主要参考资料,由华衡芳负责“推求动理,测算汽机”,徐寿负责“造器置机”、制造小样。开始时,他们还曾到外国轮船上观察,“心中已得梗概”。经过3个月的努力,终于制成一台缸径1.7英寸(43毫米)每分钟240转的小蒸汽机,“甚为得法”。于是,着手设计制造轮船。1863年制出螺旋桨推进的轮船,但“行驶迟钝,不甚得法”。1865年3月终于在南京试制成木质明轮轮船,曾国藩“勘验得实”后,将其命名为“黄鹄”号。该船长55尺,重25吨,时速20余里,蒸汽机为单缸,缸径1尺,缸长2尺,回转轴、锅炉和烟囱的钢铁是进口的。 1867年,华衡芳、徐寿开始与外国人合译西方近代科技书籍。翌年制造局内设翻译馆。从此,华衡芳把主要精力用于译书,同时进行数学等方面的研究。1876年格致书院成立后,他前往执教10余年,并参加院务管理工作。1887年他到李鸿章创办的天津武备学堂担任教习。1892年到武昌的两湖书院、自强学堂讲授数学。1896年回到江南制造局的工艺学堂,任数学教习。 1898年回到家乡,在无锡竢实学堂任教。1902年逝世。他毕生致力于研究、著述、译书、授徒,工作勤奋,敝衣粗食,淡泊名利,不涉宦途,在科技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华衡芳对泊来的技术产品并不迷信。江南制造局的龙华火药厂,为配制火药每年需花费大量白银进口“镪水”(即硝酸)。华衡芳决心自制“镪水”,经多次试验,终于主持制成了合格的产品,成本仅为进口价的1/3。在天津武备学堂时,中国驻德国人员购回一台新式试弹速率机,但不知如何使用。华衡芳运用自己的数理知识分析它的原理,帮助人们掌握了它的用法。天津武备学堂准备仿制一种中法战争时所用的行军瞭望气球,以供学员演试。德国教习不相信中国人能演放和仿制。华衡芳对外国人的讥笑非常气愤,亲自主持试制,终于在1887年仿制成了直径5尺的氢气球并试飞成功。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