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太清宫:又名太清丛林,位于沈阳市沈河区西顺城街16号。始建于1663年(清康熙二年)。据《太清官丛林历史志略》和《太清官特建世系承志碑》记载: ''康熙癸卯春,奉省畿内,旱且甚。祖师郭守真,迎请至奉,尊为师长,择省垣砖城西北角楼外水泡一段。撤水填平。特建道庙一区,本慈恩寺名三教堂",至1779年(乾隆四十三年),房屋计三十五楹。翌年,赵一尘任监院,重修扩建,祠宇达八十八楹,规模始备,遂改名为"太清宫",为道教十方常住丛林,也是东北第一丛林。以后,于嘉庆、光绪、民国年间都有过扩建和重修。 太清宫是清代道教建筑,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
景观特征:
开坛传戒是太清宫的一大特征,据《太清宫丛林历史法略》载,自清代道光三年(1823)由孙抱一方丈开始于宫传戒至民国三十三年(1944),受戒弟子多达2000余人。现为中国道教重点开放宫观和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辽宁省道教协会与沈阳市道教协会所在地。
历史沿革:
建于1663年(清康熙二年),至1665年(清康熙四年)建成,原名"三教堂"。1779年(清乾隆四十四年)重修,改称"太清宫"。
历史上是东北道教活动中心,第一丛林(道家语)。太清宫占地面积5246平方米,建筑面积2794平方米,现已恢复、开放1900平方米,包括:老君殿(老子)、三官殿、吕祖殿(吕洞宾)、玉皇殿、邱祖殿(邱处机)、郭祖殿(郭守真、太清宫开山祖师)等。整个建筑古色古香,壮观肃穆。太清宫道教活动较多,育经祝寿,卜卦,举行祭祀或举办道场等.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