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毕业季

    又到一年毕业季 这些天,校园里随处可见穿着学士服拍照留念的学生们。图书馆、校牌前, 最多的是他们的身影,带着笑,一次次定格瞬间。我无法确切地体会和描述他们 的感受,只是突然感到心里空荡荡的。我在想,两年后,我也要离开校园时,会 是怎样的场景, 怎样的心情。 对于他们的即将离开, 无疑让我心头生出些许不舍, 不舍得已经过去的两年,匆匆而过,大学一半的时光已溜走。不舍得即将到来的 两年,缓缓而来,却再也经不起挥霍。 

    曾经在厦大校园里看到这样一句话: “凤凰花一年开两季,一季老生走,一 季新生来。 ”又到凤凰花朵开放的时候,想起某个好久不见的老朋友。当印象很 是深刻,却没有太多感触。如今,站在大二的尾巴上,前后张望,心头有些许的 惆怅。此间校园里的荷花玉兰和石榴正热烈地开着,却勾不起感觉,看来师大是 没有花适合离别的。 两年前,来到了财大,带着些憧憬,也怀着些落寞。不得不承认,当初的我 还是不够成熟。第一次离家,第一次住宿舍,却出乎意料地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没有想家,也不曾打电话向爸妈抱怨。体会到和以前不同的生活,只是欣然接受 而已。师大并不是当初我想象中的大学校园,有些地方车太多,喧闹,无法安心 地行走。

    自称没有围墙的大学,是无奈的笑话。除此之外,我开始慢慢发现财大 的魅力。岳王亭的一潭碧水,曲折回廊,依傍着岳麓山,适合黄昏时去静坐。还 有一株老银杏, 仰望它, 舒心。 木兰路有玉兰花开的时候, 中午去看汹涌的人流, 看满树满路的繁华, 再看它们怎样一片片飘落, 被人群踏过, 留一路残花。 路白, 人海在花海里陶醉。樟园幽静,老树参天,有树影浮动,鸟声啼鸣,石凳石桌, 可随意而坐。 文学院后面的林荫道, 安静而悠然, 水杉于两侧静默, 可惬意漫步。 图书馆的屋顶,是一个少有人知道的花园,视野开阔,可以俯瞰风景。生科院, 新传院,各占一山头,不受外界搅扰。湘江风光带,有清爽江风,周六晚又是看 橘子洲烟花的好去处。桃子湖,有垂柳草地、石板路、木栏杆桥、也有亭子小憩。 春天的桃花很美,夏天的绿浮动,闲人垂钓多。于是开始慢慢满心欢喜地接受师 大的一切。

    大学的两年里,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那么多朋友,即便毕业后各奔东西, 但相信心内的感情不会变。在生物学社这个优秀的社团里,学会了 PS,学会了 怎样与人相处。学长学姐们对社团的爱感染了我,在这个 1999 年成立的社团里, 传承的东西一直没变,社团亲如一家。在这样一个社团里收获了很多感动,我们 都会记得,曾经在一起努力付出过。313 寝室,八个人,八种性格,这样一群人 来自不同的地方,聚在一起,最有爱。大一的冬天,寝室里烤火,煮火锅,吃得 不亦乐乎。柴火熏得衣服有了腊肉味,但抵不过一起动手,一起享受的快乐。大 二的冬天,寝室买了炉子和锅,周末偶尔小资一下,一群男生去师大生鲜市场买 菜,提回寝室做上几个菜,围在一起,满足地吃上一顿,如此温馨。以至于我们 班女生看到我们提着菜在路上感到很有家的感觉。 晚上的卧谈会各种谈天说地聊 感情,兄弟间敞开心扉,无话不谈。生科一班,一个 30 人的家庭,每个人都有 自己的色彩,大家在一起很开心。

    中秋节的那次班级活动,让我印象深刻,每逢 佳节倍思亲, 但是相信那晚很多人会有亲人就在身边的感觉, 因为有大家的陪伴, 不会孤独。尤其是经历了上山实习后,更加感受到了班里同学间浓浓的情谊。 两年后,坐在教科院外的石凳上,身后的小女孩俯身在吹草地里的蒲公英。 菊科, 头状花序。 一个闪念, 便已暴露自己是学生物的, 不免觉得有些破坏情致, 倒也无妨于他人,如此便好。经过了海滨实习,上山实习,也能够稍稍有底气证 明自己是学生物的,入目的动植物了然于心,也算是一种收获吧。 有人说大学里学到的东西太少,或者是没有用处。其实不然,大学里的成长 并不完全体现在学习上。大学这个大环境,让我们有很多改变,很多收获,这是 最好的成长。本来写这些是想总结一下自己这两年的生活,却发现文字无法网罗 内心,对于自己总是无法深入的剖析,只能搁笔喟叹。

今日推荐

朱建霞(2015-05-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