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京秦铁路以北的河北遵化市,因我国现存规模最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皇家陵园——清东陵在其境内而远近闻名。身处遵化,不仅感受到了二百多年清王朝的历史气息,而且这里的美食更是令人过目不忘,满口留香。
遵化市地处燕山南麓,土壤无机养分丰富,且气温低,温差大,雨量充沛,适宜多种果木生长。遵化的果类多达上百种,其中最有名的是京东板栗、薄皮核桃、酸枣、甜梨、大柿子、香白杏等。说起甜梨,则在遵化尤为盛名,它分为白梨、蜜梨、麻梨、香蕉梨、雪花梨等多个品种,其中名气最大的又莫过于红消梨了。红消梨又名“佛见喜”,个大端正,皮上似罩一层白霜,白里透红,显得雍容华贵,吃起来皮薄香脆,满口蜜汁。据传,此品种还是抗倭名将戚继光引进培育出来的。那么红消梨为何又叫佛见喜呢?这里流传了一段有趣的故事。传说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到遵化谒陵。午饭后,清东陵守护大臣为讨好慈禧,精心挑选端上了一盘红消梨。慈禧一向不吃梨,她讨厌“梨”与“离”字谐音,对“消”字更是反感,这种梨名恰巧犯了慈禧的两个忌讳,因此见到端上的这盘梨,脸色立刻沉了下来。李莲英见此情景,灵机一动,急忙端起这盘梨,举过头顶,双腿下跪,毕恭毕敬地说:“老佛爷,请您……”慈禧问:“小李子,你端的东西叫什么?”李莲英小心翼翼但又十分流利地回答:“老佛爷忘了吧,这不叫佛见喜吗?”慈禧一听,立刻转怒为喜,不仅吃了梨,还赏了李莲英银子。从此,红消梨又名佛见喜,名声大震。
搁炸,是遵化一道十分有名的民间风味小吃,其形似煎饼,以上等绿豆为主要原料,取汁文火摊煎而成。搁炸薄似纸,光如镜,半透明,提起不坏,折叠不裂,做成菜汤时不破碎,不乱汤,略有咬筋儿。把搁炸切成菱形小块,可做成焦溜搁炸、醋溜搁炸、玻璃搁炸、搁炸合、搁炸汤等,味美色正,食后满口余香,提起搁炸这名儿,据当地人讲也是慈禧给起的。有一次慈禧谒陵,在遵化多住了几天,这可忙坏了东陵守护大臣,为了伺候好慈禧,每顿饭都有上百道菜而且尽量不重样。几天下来,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山上长的,土里生的,都让慈禧吃到了。后来一位当地出生的御膳房师傅灵机一动,做了一道醋溜搁炸,因是临时创作,还没起名就端了上去。按皇宫规矩,每道菜皇太后只吃一口,随即撤下。慈禧见这道菜从来没吃过,便用筷子夹了一口吃,感觉味道很好,这时太监正要把这道菜撤下,慈禧说:“搁着吧”意思不要撤走,留在桌上。太监把这件事立刻告诉了守护大臣。慈禧饭后召见守护大臣,问道:“新添的这道菜叫什么名儿呀?”守护大臣回道:“此菜是今日首创,感谢老佛爷赐‘搁炸’美名”。从此这种搁炸美食就广传开来,目前已成了遵化人招待宾朋、欢度节日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