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烧肉,其实是指的“烤”烧肉。先煮再熏蒸制。
乾隆年间,郑板桥出任潍县县令,在描写老潍县的浮华生活时,不写当地的“鸡鸭合乐”和“朝天锅”,却写到了诸城的美味:“大鱼买去送财东,巨口银鳞晓市空。更有诸城来美味,西施舌进玉盘中。”
要说,诸城烧肉,虽然不像川菜里的回锅肉、宫保鸡丁,淮扬菜里的煮干丝、水晶肴肉那样有知名度,可只有你吃过了,才会喜欢上。平平常常的猪下货,哪里没有?到了诸城人手里,使上大料那么一煮,放上红糖那么一烤,切巴切巴端上桌,那种充盈唇齿的浓香,让人从此再也无法放下!
烧肉在诸城,土著一点的都知道特指的是“烤”烧肉,原材料不外乎猪头、猪蹄和猪肚、大肠、心肝肺等内脏,本地一律称之为猪下货或猪下水。有时候还有肉乎乎圆滚滚的猪尾巴,据说这东西治小孩流口水的毛病有特效。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