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桥镇,镶嵌在太湖之滨的一颗名闻遐边的璀璨明珠,宜兴市四大镇之一,1500多年历史的江南历史文化名镇,古来就是“千叶小舟云集,八方商贾过往”的繁华商埠。和桥镇面积105平方公里,总人口近7万。物产丰富,人杰地灵,享有"小无锡"的美誉。和桥全面对外开放,投资环境小中见大。工业区内厂房鳞次栉比,成为倍受中外客商青睐的一方风水宝地。和桥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丰富,人称“教授之乡”。为国家孕育了大批杰出人才,拥有和桥籍的专家、教授达500多人,两院院士9名。以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手植西府海棠而闻名的海棠园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
相传宋时邵氏兄弟不和,经乡邻相劝,合建桥以示和好,取名和桥。镇以桥名。清朝置和桥镇,1959年1月成立和桥公社,1959年5月仍改为和桥镇,1986年和桥乡并入。2000年南新镇并入,2004年闸口镇并入。
2005年9月2日,《市政府关于同意调整和桥镇新胜、何溪村民委员会更名的批复》(宜政发[2005]176号)同意新胜村委会更名为北新村委会、何溪村委会更名为钟溪村委会。和桥镇辖同里、石路、北庄、湖滨、大生、和桥、永兴、西锄、王母桥、云中、西育中、中巷、北新、闸口、福巷桥、钟溪、北渠、新圩、楝聚19个村和劳动、团结、兴业、生建、鹅西、南新、海棠7个社区。
和桥镇社会安定,民风淳朴,文化底蕴丰厚,劳动力素质高。商业网点与专业市场互动发展,“教授之乡”的教学风范长盛不衰,和桥镇拥有江苏省重点中学、江苏省模范中学各一所。水电通讯、金融保险、文化医疗、宾馆、度假村等配套齐全,有线、宽带进入千家万户,业余生活多彩丰富,文体设施分布合理,居住环境令人瞩目,全方位服务随时随地。 和桥镇工会成立于1950年10月。现在是由原和桥、南新、闸口三个镇合并后重组,2004年12月10日成立了和桥镇总工会。有一幢三层560平方米的独立大楼,内设办公室、活动室和会议室。和桥镇总工会有专职工会主席、副主席、工会干事、会计和办事员各一名,设委员15名,常委5名。和桥镇现有工业企业800家,在职职工总数21882人,工会会员21483人,其中进城务工人员16944人(失地农民、外来务工人员),入会率98%。基层工会792家,其中基层独立工会57家,联合工会22家(村级联合工会14家,社区联合工会7家,工业集中区联合工会1家)覆盖全镇737家小企业工会。总工会先后获得了“无锡市工会工作示范乡镇”、“江苏省百强乡镇工会”、“江苏省探索非公企业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百家示范乡镇(街道)工会”、“全国劳动争议调解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