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氏出自春秋初期的郑国,距今已有2700年的历史。据《史记·郑世家》记载,郑武公在河南新郑建立了郑国,后郑武公病亡。老大寤生继位就是郑庄公。老二叔段在母亲的纵容下,企图夺取郑国的政权。失败后一路逃跑,最后逃至共,二十一世纪的河南辉县。叔段到共后又称共叔段,后来他的子孙有的以他的名字为姓氏,就是段氏。
段姓在云南经历的时间比较长,最早的时候就是汉代,以后他们自称是共叔段的后裔。传入云南以后,段姓就发展起来了,后来发展到段思平在通海当上了通海节度使,公元937年段思平联合滇东三十七部推翻了大义宁国杨干贞的统治,建立大理国。段思平,就变成了大理国的开国皇帝。一直到1254年忽必烈攻下大理国都羊苴咩城、东都鄯阐城,俘获末代皇帝段兴智结束,有318年的时间。
元世祖忽必烈来云南征服大理以后,就接管了大理国,大理国的国王这一支段氏家族就变成了总管。大理总管这一代逐步到了元代的末期,大理总管段姓的这一家族就分成了几个支系,一个支系就到了山西的雁门关,一个支系到了腾冲、保山一带。一个支系到了临安,就是现在的建水、红河这一带。还有一个支系到云龙,另外一个支系就回到了剑川。
2武侠小说
编辑
《射雕英雄传》中的一灯大师,即段智兴,是段誉的孙子辈,在位27年。“南帝”只是小说中的称谓。
大理段氏天龙八部
大理段氏天龙八部
段誉的庙号是宣仁帝,本名段正严,确实是段正淳的儿子,又名誉,表字和誉,《天龙八部》中也提到了“和誉”这个表字。
天龙八部第49回提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宋哲宗已经当了九年皇帝,既公元1094年(宋哲宗绍圣元年)正明避位为僧,善闽侯高升泰篡位,号“大中”。而书中则说是段誉继位,事实上,段誉是在北宋徽宗大观二年(公元1107年),接替其父段正淳为大理国(实际上是高氏篡权之后的后理国)第16代国王,直至南宋高宗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禅位为僧,在位长达39年,是后理国诸王中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老年出家大理荡山寺(现名感通寺),直到95岁圆寂,死后谥号宣仁皇帝。段誉是个有所作为的君
天龙八部段氏
天龙八部段氏
主,他明白与宋朝建立友好关系是立国之本。尽管宋朝与大理国的关系由于宋太祖的“不暇远略”的方针而有所疏离,然而大理国仍然一直向宋朝称臣。段誉特别重视加强与宋朝的联系,入贡大理马、麝香、牛黄、细毡等土特产,还派幻戏乐人(魔术师)到宋朝表演,深得宋徽的礼遇,册封他为金紫光禄大夫、云南节度使、大理国王等。
段正淳是段誉的父亲,在大理国的历史上他受命于危难,力图通过改革振兴王室。在他之前,大理国被高氏篡权,不久被迫还位于段氏,段正淳于北宋哲宗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即位。于是他在国内“赦差役”,减轻国民负担;外交上,“使高太连入宋,求经书69家,药书 62本”,与周边国家友好相处,“缅人、昆仑、波斯三夷同进白象、香物”。可惜,在这个时候,大理国已经气数将尽(古书上迷信的说法就是“彗星出西”),国内“大疫”流行,正淳已回天无术,最后不得不走上“禅位为僧”的道路,让位给儿子段誉。段正明是段正淳的哥哥,北宋神宗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继位,是大理国第14代国王。此人为君不振,最终被权臣高升泰所篡位,在位仅13年,下场仍是废位为僧,谥号为保定皇帝。大理国在他手上划了个不光彩的分号。对于高升泰,小说里有一段接近历史真实的交待:“上德五年,大理国上德帝段廉义在位,朝中忽生大变,上德帝为奸臣杨义贞所弑,其后上德帝的侄子段寿辉接帝位后,称为上明帝。……高升泰是大功臣高智升之子,当年锄奸除道,全靠高智升出的大力。”由于高智升在推翻杨义贞势力的斗争中出了大力,高氏权力不断膨胀,有功之臣高智升被段寿辉委以清平官(宰相)重任,他的儿子高升泰为鄯阐(昆明)侯,父子权倾一时,为高升泰篡权建立短命王朝大中国埋下了伏笔。当然,高升泰在位也仅是二年,迫于国民压力还位于段氏。
3武学
编辑
概述
段氏一派是地处云南的大理皇室。原本出身中原武林世家,于五代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建国。虽贵为皇族,家传武功却从来不曾荒废,反而愈加勤奋,皇室成员多为高手。大理国是佛教国家,皇帝都崇信佛教,往往放弃皇位,出家为僧,进入天龙寺研究更高深的武功。段氏的一阳指、六脉神剑,皆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武功。
段氏步法
实战用的步法,决不花哨。实战经验越高,步法越能起作用。
段氏心法
与武林的普通心法一样,讲究实用性,但没有突出的特点。这也是六脉神剑几百年来无人练成的原因之一。
段氏剑法
段思平自创的剑法,由于他是武将出身,这路剑法很适合上战场,这路剑法大开大阖,气派宏伟,每一剑刺出,都有石破天惊、风雨大至之势。是非常实用的武功。六脉神剑中的少商剑就是由它演变而来的。
一阳指
段氏先祖段俭魏,既是武学高手,又精研易经,他认为“五十大数,失其一,变换无穷”,这丢失的一,就是他认为是武学的钥匙,只有掌握了这个一,武功就能突飞猛进,在易经的基础上他创了一阳指。一阳指玄异非常,拥有强大的杀伤力,也可以毫发无伤的捉住对手。
六脉神剑
六脉神剑,并非真剑,乃是以一阳指的指力化作剑气,有质无形,可称无形气剑。所谓六脉,即手之六脉太阴肺经、厥阴心包经、少阴心经、太阳小肠经、阳明胃经、少阳三焦经。相传大理开国皇帝段思平,遭遇奇特,拥有无上内力,使用一阳指得心应手。但他喜剑法,在他不断的努力下发现和自创了六套剑法,与人比剑,胜多负少,但他仍不满意,希望自己剑法天下无敌。他知道,由于六套剑法互无联系,转换时就有破绽,但他到底才智过人,想出了以指代剑的方法,以精纯度极高的纯阳真气和一阳指的基础,用手指射出剑气代替真剑,手腕活动灵活,使得剑法转换不再有破绽,且六路剑法回转运使,威力比之单用一剑自是强大得多。自此,段思平名扬天下,六脉神剑无敌于武林。但由于六脉神剑要深厚的内力为基础,后世能练成者寥寥无几。
段誉林志颖饰
段誉林志颖饰
4史实
编辑
唐宋时期,在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白蛮贵族出身的段思平,建立了大理王朝,其子孙在这里相继统治了317年(937—1253年)。云南大理段氏后裔的《段氏宗谱》上说:“段氏之先,武威郡人也。有名俭魏者,佐蒙氏阁逻凤(南诏国王)有功,六传至思平而有国。改号大理,时后晋天福二年也”。
大理国第一世皇帝,名段思平,其子段思英,孙子段思聪等等,父子名字中都为“思”字。这是由于段氏在云南生活数代之后,受到当地父子联名的影响。
最先到达云南的是魏之段延,数传北周之段永,再数传唐之段俭魏。而始祖段延是来自河西的武威汉人。而武威段氏的始祖为西汉段贞,是共叔段子孙西迁武威后的后裔。而共叔段是段姓的受姓始祖,他是春秋时期郑武公的次子。而郑国根源于周朝姬姓,属黄帝的后代。这支西迁武威的段氏家族,在历史长河中逐渐繁衍壮大成为当地望族而武威从此也成为段氏郡望之一。出现过段韶(南北朝时北齐姑臧武威人,累官至左丞相,封平原郡王)、段延等历史名人。
国号“大理”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说法
第一、段思平生于喜洲,喜洲即大厘城,将“厘”字改为了“理”字,“大理”,即是“大治”。“大”字就如同先前的“大长和国”、“大天兴国”、“大义宁国”无二。
第二、与南诏后期曾用过的“大礼”有承袭关系。
“南诏酋龙立,遂僭称皇帝,建元建极,自号大礼国。”《新唐书·南诏传》
“大理国与唐史礼、理字异。”范成大[南宋]《桂海虞衡志》
“至异牟寻又迁于喜郡史城,又徙居羊苴咩城,即今府治,改号大礼国。”《元史·地理志》
大理政权被蒙古灭后,大理段氏,却没有从此结束,他们继续世代担任元朝的大理总管,又经过了一百三十年的岁月。直到元朝灭亡后,仍然效忠前元,抗拒明人的统一。洪武十五年(1382),明军入滇,段氏末代总管段世抵抗到了最后。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