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下心,用一小时读完马云创业史(二)

家乡区县: 湖南省雨花区

2
马云背后神秘的隐形人

薪是百万美元,但他居然主动放弃,到了一个每月只拿五百块人民币的地方。
1999年,马云正在为阿里巴巴的发展寻找风险投资,蔡崇信代表Investor AB公司与马云谈投资合作,最终合作没有谈成。在谈判的第4天,蔡崇信突然对马云说:“那边我不干了,我要加入阿里巴巴。”
蔡崇信当时的收入,用马云开玩笑的话说就是“可以买下几十个当时的阿里巴巴”。
在蔡崇信加入的时候,阿里巴巴正在准备成立公司,蔡崇信在加入的时候就任CFO,并开始着手注册公司。他为18个创始人准备了一个完全符合国际惯例的英文合同,上面明确了每个人的股权和义务,合同做的滴水不漏。蔡崇信的到来,使阿里巴巴开始真正的规范化运作。阿里巴巴的最初股权结构是他用手写出来的一个凭据,蔡崇信在小黑板上给阿里巴巴的同事们解释股权、期权和财务制度。他搭建了一个公司清晰的利益分配形式。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创业者往往不会分配股权,往往有许多创业公司在这一点上做得不好让公司全军覆没。
在公司的运作中,有几种人是难以在团队中培养的,一种是懂资本的人才,其他是财务、法律人才。因为这几种人才不仅要懂专业,而且需要经验。
第一,高盛等这样国际一流的投资机构在1999年投资阿里巴巴,蔡崇信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二,在与孙正义的融资过程中,蔡崇信三次说“no”,得以让阿里巴巴拿到了一个好的投资价格。
第三,阿里巴巴B2B2007年在香港上市,以及后来的一系列战略布局性质的收购兼并都是他起的直接作用。
蔡崇信毫无疑问是阿里巴巴最重要的人之一。
蔡崇信毫无疑问也是阿里巴巴重要人物中最少接受媒体访问的人之一。
阿里巴巴始终将蔡崇信隔绝于媒体之外。至今为止,蔡崇信也只接受过少量英文媒体的采访。原因可能是公司认为拥有海外背景的蔡崇信,会让西方媒体感觉到更亲切。但对于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中文媒体提出的采访要求,阿里巴巴都会礼貌地拒绝,称蔡崇信从来不接受采访。
如果只能有一个人来代表公司,让所有媒体的聚光灯都打在他身上,让他接受所有的赞誉和毁谤,让他成为公司的象征物来接受所有针对公司的批评与指责,那么这个人只能是马云。这是创始人的宿命,也是创始人的责任,哪怕他最重要的合伙人也替代不了这个角色。因为对于公众舆论而言,公司只能用一个声音讲话,太多的声音,只会让这个公司的形象变得模糊。
在几乎所有需要聆听阿里巴巴的声音的时候,蔡崇信都会安静地向后退一步,这正是克制。他和阿里巴巴都知道,他扮演的最重要的角色是什么。

Dawnnnn(2015-05-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