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眼井冈山的风景

家乡区县: 江西省东乡县

井冈山风景名胜区在东汉年间已开始有人居住。
秦朝设郡县制时,为九江郡庐陵县的属地。
公元280年西晋太康年间为庐陵郡西昌、遂兴两县分治。
唐朝显庆年间(658年)改为江南西道吉州府属地。
明、清以来隶属于江西行省吉安府永新、龙泉(现遂川)两县分治。
1927年10月--1939年2月间,湘赣边界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的态势,井冈山境内曾设“(永)新遂(川)边陲特别区”,直属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领导。
1950年成立“井冈山特别区”。
1959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井冈山管理局”,属江西省人民委员会直接领导。
1966年——1976年时期“井冈山革命委员会”属吉安地区管辖。
1977年恢复省辖的“井冈山管理局”。
1981年11月,改为“井冈山县”,由吉安地区管辖。
198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为“井冈山市”,景区划归井冈山市管辖。

井冈山地处湘东赣西边界,南岭北支、罗霄山脉中段。距吉安市中心城区吉州区约130公里,距井冈山市新城区(红星街道)35公里。地理位置为东经113°49’ 到114°23’,北纬26° 27’到26°49’。井冈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4.2度,一月份为最冷月,平均温度3.2度,七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仅为23.9度,极端最高温度也只有34.8度;年平均降雨量1856.3毫米,年平均降雨日213天,年平均日照1511小时,平均雾日96天。茨坪因海拔高度和四面环山的地形影响,具有冬长、夏短、秋早、春晚的特点。

井冈山属于生物地理分区林系中古北岸--“中国亚热带森林省”,森林面积12.65万公顷,其中用材林4.68万公顷,经济林7.133公顷。其他材用林7000公顷,防护林2.13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80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1.2%,据专家考证,井冈山是亚热带植物原生地之一,至今仍保留众多人迹未至或极少人类活动的大片原始态或半原始态森林,是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具有全球同纬度迄今保存最完整的次原始森林7000多公顷,还有一片被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誉为世界仅有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还有省级保护的78种代表植物有南方红豆杉、白豆杉、伯栎树、银杏、香果树、半枫荷、观光木等。竹林面积 1066.7公顷,有楠竹、方竹、淡竹、观音竹、寒竹、苦竹、凤尾竹、实心竹等100多种,毛竹蓄积量2576.38万余根。

井冈山为地球上同纬度最丰富的生物区分地之一。植物、动物区系复杂,区系成分繁多,生物资源特别丰富。距今约6000万年前遗留下来的,比较古老而又完整的新生代第三纪型森林生态系统,已查明有高等植物280科800余属3400余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红色名录》的植物有10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的有38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有67种,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有23种。在中国特有种子植物460种中,井冈山特有种子植物20种,还有列入省级保护的78种。
动物种类也非常丰富,已查明脊椎动物有307种,其中哺乳类42种,鸟类162种,爬行类41种,两栖类29种,鱼类35种。昆虫类种类达21000种,区内分布有多种珍稀濒危动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红色名录》有13种,列入《濒危野生动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有17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有37种,在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38种中,井冈山有特有动物25种。代表动物有黄腹角雉、猴面鹰、藏酋猴、水鹿、穿山甲、乌梢蛇、百花蜥、水鲵(娃娃鱼)、虎纹蛙、棘胸蛙等等。

张之涵(2015-05-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