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山川之美,溶奇峰之秀—神农源

家乡区县: 江西省东乡县

神农源(仙人洞)风景名胜区地处万年县东北部黄天峰下,地属大源镇。北与乐平相邻,东与弋阳相连,是万年县的东大门。景区西侧起于荷溪古村,向东北、东南延伸,东侧、北侧止于万年县域边界,南侧止于大赦庵,面积约43.46平方公里。
神农源风景名胜区是以世界最早的稻作文化发祥地和宏伟奇特的溶洞景观为特色,以山水文化为内涵,以观光游览、科学研究、休闲度假、文化科普为主要功能的山水型风景名胜区。
万年县神农源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万年县境内,是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梨温高速转206国道可达,皖赣铁路直达。距南昌市区约110公里。是集文物保护区与自然生态景观为一体综合型风景旅游区。

景区主要景点有仙人洞遗址、吊桶环遗址、神农宫、龙泉湖、赣东北苏维埃政府旧址、荷桥贡米原产地、湖云珍珠养殖基地、青云塔、荷溪古村、大赦庵等。
其中仙人洞、吊桶环为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通过对它们的考古发现,发现了世界上已知最早的栽培稻植硅石标本,将人类种植水稻的历史推前至公元前12000—14000年前,并发现了目前人类已知最早的陶器(距今10000年以上),出土大量的骨器、石器、蚌器。被评为95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和“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1年被中国社科院评为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神农宫景区全长10000余米,落差300余米,目前开放游程1600米,其中探险之旅800米,以喀斯特地貌的地下溶洞、地下河流自然风光为主,尤其长达248米的神农河纳山川之美,溶奇峰之秀,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地下河”。洞内各类钟乳石品种繁多,琳琅满目,质地纯净,色泽如玉,景观十分丰富,具有新、奇、灵、秀、幽、险等特点。

风景名胜区由仙人洞景区、严家景区、大赦庵景区、港道源景区、黄天峰景区、神农宫景区等6个景区和黄巢山、荷桥贡米原产地、赣东北苏维埃政府旧址、龙泉湖等4个外围独立景点构成。其中仙人洞景区面积1.05平方公里,港道源景区面积3.26平方公里,严家景区为1.95平方公里,九子溪景区为5.19平方公里,黄天峰景区面积3.06平方公里,神农宫景区为2.01平方公里。
神农源(仙人洞)风景名胜区内风景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六大景区风景资源的分布与构成各有不同。据初步统计整个风景区有景点55个,其中仙人洞吊桶环景区6个,严家景区6个,港道源景区7个,神农宫景区15个,九子溪景区8个,石林景区9个;4个外围独立景点为黄巢山、荷桥贡米原产地、赣东北苏维埃政府旧址、龙泉湖。景观景物为205处。
风景名胜区内不仅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处处绿树成荫,清泉流淌,而且具有充满神话色彩的地下洞穴景观和蔚为壮观的地上石林景观,更令人叫绝的是仙人洞和吊桶环这一世界性的考古发现,使得万年县在中国乃至世界稻作起源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因此这里被称为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它也是整个万年县神农源(仙人洞)风景名胜区的灵魂所在。神农源风景名胜区有55处构景资源(其中:特级景源2处,一级景源6处,二级景源14处,三级景源26处,四级景源7处)。分仙人洞、严家、港道源、神农宫、九子溪大赦庵、黄天峰6个景区。风景名胜区内生态资源丰富,地质景观奇特,山林溪水优美,历史古迹众多,具有很高的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价值。其中仙人洞吊桶环景区发现了世界迄今为止最早的稻作遗迹,将水稻种植历史回溯直上一万二千年,是举世公认的稻作文化的发祥地;而地质的价值极高的大型喀斯特溶洞“神农宫”,其长达约500米的神农河,纳山川之美、溶奇峰之秀,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地下河”;景区内还有保存完好的常绿叶次生林、规模较大的天然次生林以及其他原生态植被;山峰之上绿树掩映,藤蔓攀爬缠绕,给原本为静态而千奇百怪、惟妙惟肖的象形岩石添加了生命的气息,彰显了万年极好的生态环境。是一处以世界最早的稻作文化发祥地和宏伟奇特的溶洞景观为特色,以山水文化为内涵,以观光游览、科学研究、休闲度假、文化科普为主要功能,集特色、研究与旅游价值较高的山水型风景名胜区。

风景名胜区2000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内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于2001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0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名胜区。

张之涵(2015-05-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