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琉璃的技术工艺

家乡区县: 淄博市临淄区

博山琉璃工艺技术主要包括大炉技术、圆炉技术和米珠炉技术。
大炉。主要用于生产器皿(水响货)、瓶碗、料条等大料。炉子的形式是简单的“冲天炉”,中央有坩锅,原料按配方投入坩锅后,即加温鼓风至完全熔融。吹货匠将熔成的料用吹杆取出吹成形状。大炉熔料较多,工作辛苦,是琉璃业中的基础工。
圆炉。主要用于生产小件工艺品,如烟嘴、花球、料珠、杂件等。炉子较大炉为小,略高于地面60厘米至70厘米。坩锅周围有圆形工作台面,围绕台面有6人至8人同时工作。料件熔融后,围炉工作的人根据需要取料做活,通常一昼夜可出料两次,工作10小时至12小时。
米珠炉。米珠炉是一种只能供2人工作的小型炉,主要用于生产料珠等类小型件。米珠炉炉温较低,生产工艺中靠手工形成圆珠均匀粒度,所以技术性很强。越是小粒珠,要做到大小一致,圆润均匀,就越是困难。
博山的琉璃工艺制品种类很多,主要有珠、簪珥、鼓?、烟嘴、料兽、花球、文具、花瓶、内画鼻烟壶、料丝等。
珠。珠有大小不同。其生产方法也不同。《颜山杂记》云:“条珠缠之,细珠泻之,大珠缠之戛之。”明珠一般称为“米珠”,可分圆珠、莲子珠、项链珠、瑶珠、佛珠等五类,每类分特细、京细、二细三个等级。
簪珥。指用于妇女头饰、儿童帽饰上的种种琉璃料器饰件,最大宗的是妇女梳头的“玉笄”和玉簪。另外还有玉镯、耳坠、扳指、戒指、别子等等,至今不衰。
烟嘴。即用于旱烟杆顶吸烟处之“玉嘴”,包括“旱烟嘴”和“洋烟嘴”两种。此物虽细小价廉,然颇费工时,要经过粘坯、?料、扎眼、提花头、拉筒、赶身、倒头、印脖等工序,分大、中、小三号,曾风行全国200多年。今已逐渐销匿。
料兽。用琉璃捏制的小型玩具兽,十分生动可爱。由于琉璃必须在温度很高时软捏,故造型必须简之又简,往往身体夸张为大体形,两眼则要十分传神。十二生肖以及狮、骆驼等都是民间艺人的拿手好戏。
花球。花球据传起于学习外国。清光绪末北京一料货行商携一瑞士花球来博山要求仿制,取名“万花球”,销路很好,从而推广开来。其法须先将各种色料叠卷成辫子,切成段,横断面向上作成花样,再加透明料固定住即成花球。博山孔庆仁一家擅长此艺。人称“花球世家”。
文具。包括笔架、水盂、镇纸、笔筒、仿条、围棋子等等。近年又有烟灰缸等。
花瓶。分单色与套色雕花两种,也是博山历史悠久的著名产品。
内画鼻烟壶。内画鼻烟壶是博山著名工艺品。最早是清末博山商人王凤浩在北京画师周乐元家中见周用钩形小笔,画水晶壶而得到启示。此后,清末艺人毕荣九承传后加以发挥,成为一绝。毕的弟子王致富、阎本立、张文堂、袁永谦4人,将内画艺术推向高峰。近代不少学徒,又经过美术技巧的培训,使内画技艺更加精湛。由张文堂、薛京万培养的一批能工巧匠,近年来创作了《清明上河图》、《水浒108将》、《百子图》、《红楼十二钗》、《大观园》等精巧之作,令人叹为观止。
料丝。料丝是用各种色料抽成的细丝,用以编织屏风、彩灯等物,称为“铺丝活”。

路致民(2015-05-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