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名人之戚继光

家乡区县: 安徽省定远县

戚继光 (1528~1587)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定远县人,明朝著名爱国将领。父亲戚景通,熟识军事,官至神机营副将。 戚继光幼年倜傥负奇气,家境贫穷,勤奋读书,苦习武艺。在父亲的教育下,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其父去世,戚继光袭父职任山东登州卫指挥佥事。此时,山东沿海倭寇为患,戚继光激愤书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达了他决心平定倭患的志向。他努力整训士兵,严肃军纪,修筑工事,巩固山东沿海防务,使倭寇不敢进犯。嘉靖三十四年,戚继光佥浙江都司,充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郡。嘉靖三十五年九月,倭寇进犯龙山,浙江几路明军共同前往抵御。倭酋骄纵,根本不把明军放在眼里,他们兵分三路,在三个倭酋率领下,气势凶凶地冲上来。数量上远远超过敌人的明军竟然抵挡不住,连连败退。戚继光见势,忙跳上一块高石,张弓放矢,一连三箭,射倒三个倭寇,稳定了明军阵脚。溃散的明军重新集结,杀退了倭寇。戚继光清楚地认识到,靠这支贪生怕死的军队是无法抵抗倭寇的。于是决心从当地招募新兵,组成一支新的军队。三十八年九月,戚继光亲自来到浙江义乌,以爱国大义号召当地群众出山应募。当地乡团也在戚继光的感召下纷纷加入新军。他在义鸟共招募新军4,000多人,带回绍兴,曰夜训练,教给士兵击刺方法、攻守战术;还根据东南沿海地区多山水不便长驱驰骋的地理条件和倭寇长于设伏、冲锋和短兵相接的战术,创造出一种有名的“鸳鸯阵”;并把招募来的鱼民编成水军,精置战舰、火器兵械。与此同时,戚继光还对这支新军进行严格的纪律训练。他教谕士兵:“兵是杀贼的东西,贼是杀百姓的东西,百姓们岂不是要你们杀贼,设使你们果肯杀贼,守军法,不扰害他,如何不奉承你们?”“你们在家,哪个不是种田的百姓?你肯思量在家种田时办纳的苦楚艰难,即当思量今曰食很不容易,又不用你耕种担作,养了一年不过望你一二阵杀胜,你不杀贼保障他们,养你何用?”对于违反军纪,破坏军规,损害百姓利益的行为,不管是谁,他都严惩不贷。因此,戚继光的军队深受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人们把他的军队称为“戚家军”。

“戚家军”纪律严明,战斗力强,在浙江先后九战九胜,使倭寇闻风丧胆。浙江一带倭患平息后,嘉靖四十一年,明朝官府又调戚继光入闽剿倭。他率部首先收复横屿,一鼓作气“连克六十营,斩首千数。”剿除了牛田、兴化等地倭寇,福建倭患暂告平息,戚继光又回师驻守浙江。嘉靖四十二年四月,戚继光再度赴闽作战,他和当地明军会师,全力攻下平海卫,再次收复兴化,论功提升为总兵。嘉靖四十三年元月八曰,两万倭寇围攻福建仙游县达50多天,仙游城危在旦夕。戚继光率部奋杀,敌败退去,仙游城得解。接着,他又在王仓墙、蔡陂岭大败倭寇,福建倭寇被肃清。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戚继光和广东明军联合剿灭海匪吴平,至此,东南沿海倭患彻底平息。

隆庆元年(1567年),戚继光被调守蓟州。他看到边兵虽多,但腐败无用,奏请招募浙人为一军。浙兵3000人到蓟,阵于郊外,适逢大雨,自朝至曰昃,植立不动。边军大骇,从此深知戚继光治军纪律严明。由于戚继光加强战备,“在镇16年,边备修饬,蓟门晏然。继之者,踵其成法,数十年安定。”后来给事中张鼎思邪说戚继光不宜镇守北方,被南调广东。万历十五年(1587年)十二月病逝,谥号武毅。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曰,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戎马一生,江南、塞北,转战万里,为保卫祖国,抵抗倭寇侵略,做出了巨大贡献,深得人民的敬爱。他对练兵、治械、阵图等都有创见,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武备新书》、《液戎要略》等兵书,是我国古代军事学的宝贵遗产。

忘境界(2015-05-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