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大量的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亚类有2种(EA史前人类活动场所、EB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基本类型5种,单体资源9处(表2-4),其中许多资源不仅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而且有一定的观赏和访古求知功能,可以作为开展文化旅游、观光旅游的基础性凭借。史前人类活动遗址
候家寨文化遗址:位于定远七里塘乡袁庄村北,1978年春发现,面积3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5米,分4个层次,顶端分布多个西汉土坑竖墓穴及东汉砖室墓。经研究鉴定,这是距今约7000年的遗址,为我省发现的较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充分说明了在定远这块土地上,亘古以来,就有人类居住,而且还是较高文化层次的部落聚居地,可谓“人杰地灵”。该遗址的发掘,在江淮大地上增加了一个古人类的文化点,填补了从泗县草桥湾到巢县银山之间的古文化人类文化遗址的空白。
九梓遗址:位于县城30公里的九梓乡街西一华里,遗址呈长方形,南北长81米,东西长59米,高8米,堆积较厚的灰土中有红烧土,地层表面已为田地。采集的灰、红、黑等陶片,火候较高,有绳纹、波浪纹、堆纹等,初定为新石器时代遗址。当地人多叫陈思古堆,曹操四子曹植被封为陈思王,传说死后葬于此。
邵家遗址:位于县城西北30公里的靠山乡邵家村东,张家坝出水渠道与原水沟流经处。
1985年文物普查时省考古研究所采集到磨制石器、骨器及猪牙,多种脊椎动物、鱼类骨骼、还有大量黑陶片,初定为新石器时代遗址。
历史事件发生地
小莫斯科—藕塘·藕塘位于定远县东南的皇甫山西麓,是革命老区,1939年,新四军第四支队所属八团和挺进团,进驻藕塘一带,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同年11月,中共中央代表、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化名胡服,率中原局机关到达藕塘附近的江北指挥部,先后召开了三次中原局会议,1940年3月建立了华中地区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定远县抗日民主政府。抗日战争时期,定远是皖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始地,定远藕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全国十九块抗日革命根据地之一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心区,被称为“小莫斯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叶挺、张云逸、邓子恢、徐海东、罗炳辉、赖传珠、谭震林、郭述申、方毅、张劲夫等都曾经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
境内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自然、人文景观均十分丰富,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取得飞速发展。特别值得突出的是,定远是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景区内现有重要革命历史遗存主要有:藕塘烈士陵园、王小庙无名烈士陵园、《新民主》报社旧址、中原局二次、三次会议旧址及部分革命文物。
军事遗址与古战场
霸王寨:霸王寨高70米,方圆百亩,三面环以陡壁,一面是缓坡。相传是项羽垓下败退,度过淮河至阴陵五峰山安营扎寨之处。
一鞭沟:在潭南洛河石梁上,有四个马碲印痕,相传汉将灌婴追项羽至此,项羽纵马泅过深潭,到了潭南洛河石梁旁,乌驹马跃身跳上石梁,在石头上踏出四个碲印,这时,距离追兵只差十步,项羽在紧急关头,一鞭挥去,将石梁击出一道石沟。
废弃寺庙
中九华寺:中九华寺,又名五峰禅院,系南北朝时宗本僧修建。因毁于战事,宋时重建。定远为九省通衢之地,这里荟萃了众多的寺庙,曾与南方的九华山,北九华的西岳华山齐名,有中九华之称,可见香火鼎盛时期,僧尼者众,晨钟暮鼓不绝入耳。泰国王子曾来此修行。清《定远县志》载:“中九华寺,位于定远县城西六十里的五峰山麓,霸王别姬处。”明朝诗人王哀登九华寺时候题诗一首:“偶经栖佛地,碧草冷云峰。梵宇清尘虑,龙宫起拜容。拈花初见月,隔水忽闻钟。独坐山房静,潜风度竹松。”现中九华胜地有一高2.4米,宽0.8米的青石古碑。据考察,中九华寺,是阴陵古城周围诸多庙群中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一座古刹。寺前有“灵润殿”,寺后有“霸王寨”,与霸王寨隔水相望的有“虞姬祠”,相传当年项羽垓下败逃,渡淮后驻于此。寺左侧有水月庵,山腰有明泉、楚泉、汉泉、珍珠泉。泉溪突突,清澈见底,大旱不涸。
废城与聚落遗迹
东城遗址:位于定远县东南50里,今大桥乡境内,据《史记》载:陈胜起义初,大将葛婴曾于东城立襄疆为楚王。
阴陵遗址:位于定远县西北60公里。兴盛于春秋战国时期,建县始于秦。阴陵出土的汉石画像,价值意义很大。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