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佑君(1931年9月27日—1950年9月19日),女,别名丁一之,生于四川省乐山市瓦窑沱富裕的盐商家庭,1944年入五通桥通材中学就读,1948年就读于成都市女子高中,深受解放战争胜利的鼓舞,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成都解放后,丁佑君立志献身革命,考入西康人民革命干部学校,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毕业后,丁佑君担任西昌女中军事代表;1950年9月19日,丁佑君在西昌盐中区征粮工作中,不幸为暴乱叛匪围捕残虐杀害,牺牲时年仅19岁;1950年9月25日,丁佑君被中共西昌县委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革命烈士。
丁佑君(1931—1950),别名丁一之,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瓦窑沱村人。出生于一个盐商的家庭;由于自幼受到出身贫苦的奶娘的影响,从小就同情劳动者,富有正义感;抗日战争时期,早年曾在五通桥民彝小学和私立高小读书;1944年考入五通桥通材中学(今五通桥中学)。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初中毕业后离开家乡前往成都,考入成都市立女子中学(现成都市第六中学)。在校学习期间,阅读进步书刊,开始倾向革命。948年4月参加了党和地下组织领导的罢课斗争。1949年11月又投身于中共地下党组织发起的护校运动。1950年1月在哥哥的鼓励下,瞒着父母考入西康人民革命干部学校。1950年2月9日随校开始从成都到雅安的长途行军,2月12日队伍在途经邛崃时,突然遭遇叛乱土匪的袭击,战斗中她却毫不畏惧,冒着枪林弹雨救护受伤同学。到达雅安之后积极投入到革命学习的热潮中,并受到苏联女英雄卓娅忍辱不屈的革命精神的感召。并坚定地说“假如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也会这样”。学习结业时被评为学习模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5月下旬被分配到西昌工作,先任西昌市县立女子中学军代表,8月又被调任到西昌县盐中区任青年干事,参加征粮工作。当时的盐中区虽已解放,但土匪的活动仍很猖獗。她常常冒着生命危险,往返数十里,深入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开展征粮工作,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讲解革命道理,教唱革命歌曲,群众都亲切地叫她“丁代表”、“丁姐姐”。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