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区赋》
珠江入海口,江面广阔曰之伶仃洋。西岸半岛,潮起潮落,沙石丰盛,历代建筑常备。因地处广府南端,乡民搬运砂石,曰之南沙,久之南沙成俗。新石器祖先,商周百越人旺。围水田种甘蔗,堆土基育芭蕉;浅滩泥浆水稻,结网牧渔生活,集村寨成族人。大宋地属中山,明清东莞,共和年初归番禺。
海潮年岁沉积,江土日月添加,堆砂石为小岛。山岗野草花木,雀鸟晨歌蜂蝶;地理江中如人之喉结,虎之利爪,分江水左右航道,曰之横挡岛。一炮镇守,千帆难扬,乃兵家要地。大清年间,朝廷洋务关税广府督办,水师“洋枪洋炮”,重兵把守。鸦片战争,双重屏障;铁蛋抗英,义勇军魂。抗日战争,军民斗志。飞机大炮,血染江水。甚称南国航道第一关。今岛上千斤古炮乃光绪文物,游客观光,爱国教育基地。
香港富商霍英东历数考察,窥南沙地势丘陵,数十里江岸宽广。果鲜花艳,春暖夏凉。鱼丰羹美,秋冬舒爽。水陆交通便利,乃海滨城市之地理,于是乎重金南沙。建码头船厂,修航道货运;高尔夫娱乐,打造南沙小区。共和四十四年成立开发区,国家重点项目。共和五十六年易名南沙区,隶属广州府新城区。
西岸鹿颈村沙丘遗址,石斧兽牙,缸瓦陶泥,四千年人文历史。完整骨骸,先秦文明。遗骨今为国家科考院收藏,命名“南沙人”;沙丘遗址乃广州人发祥地。村前大角山有天后宫,乃共和四十五年霍英东重金建造。广场妈祖,三百六十五方石筑建,春夏秋冬,佑赐民安。山顶南岭塔,八层仿古建筑,应青龙之位。南沙天后宫占地一百余公顷,甚称“天后第一宫”。山腰有古炮遗址,乃鸦片战争之文物。今天后宫纳广州旅游景区,游人圣地。
江中龙穴岛,乃南海龙王休闲之地。传龙王日巡江口,观岛屿老幼新装,家家喜乐,方知人间春节习俗。于是乎虾兵蟹将,龙门锦鲤,珍贝彩带,与民同乐。江面祥云七彩,宫殿艳丽琼楼,舞女云雾缤纷,幻影叠出。乡民疑似蓬莱仙境,香火敬奉。大明陈靖吉诗曰“江心楼阁梵王宫,三千世界疑虚空。”;龙王显灵之处,后人称之龙穴岛。亦言张保仔藏宝之洞,传说纷纭,未得考证。今龙穴岛为羊城旅游景区,国际物流码头。
江岸内口万顷沙有湿地万亩,河涌网布,十九道涌平坦弯曲。树木茂盛,芦苇海风,荷花艳色;鸥鹭群舞,乃疍家人生息之地。祖辈水上人家,舟艇日出暮归。乡民随兴而歌,随物而咏;无谱无词,曰之咸水歌。农家善种莲藕,春夏爽脆佳肴,秋冬肥厚靓汤,广府老幼皆喜。今湿地乃省府生态保护之所,严禁破坏。
南沙塘坑祖始宋元,地理环抱半山,春风细雨,桂味花香。七月绿枝,硕果红红。朱氏人家,文风光宗耀祖。元末进士朱陈南峰,国子陪堂;历代子孙勤奋祖训,秀才举人亦为平常。名门祠堂,石柱青砖,花鸟装饰,显赫家族。今村中有明清祠堂七八,古井三四,数目之多具南沙乡镇之首位,实属难得。塘坑,亦是南沙政治文化的的发祥地。共和年初,乐畊公祠乃乡公署安置之地,现文联书画创作基地,今塘坑牌坊乃叶选平题字。走进村落,古老小巷,古老砖瓦,古老墙壁,眼目惊喜。
南沙腹地黄阁,古曰“凤歌”。传大唐张九龄日途鸡谷岗,闻山鸡而鸣,疑是凤凰高歌,曰之“此处凤歌优胜宫女”,故名“凤歌”。大宋年间,有粤西麦氏家族二百余人搬迁入住,知凤凰故事,改“凤歌”为“凰歌”,因避皇家字眼,故书写为“黄阁”,久之黄阁成俗保留乃今。
天然地理,风水宝地,优胜比邻,黄阁历代辈出英杰。大宋麦必荣官位仪大夫,元初麦术广西提督总兵,正一品武官平章政事,赐良田万亩。子麦公进副将军,正三品轻车都尉。今莲溪麦氏大宗祠,清光绪古迹,市府文物单位。悠悠古镇,习俗秉承。正月初七开灯,姓氏男丁旺族。煎堆油角年糕,宴请亲朋好友。锣鼓麒麟作兴,腾空翻跃摆尾;探头寻青舞步,笛奏得胜令歌。美酒祈祷,雨顺风调。民间艺术,桂冠山花。今黄阁汽车城,乃南沙工业重镇。
历数变化,繁荣日增。今南沙之地,辖南沙、龙穴、珠江、万顷沙、黄阁、横沥、榄核、大岗、东涌九街镇。方圆八百余平方公里,纳百万良民百姓。高速公路,华夏南北。地铁轻铁,融通广佛。便利港澳,客运码头。情怀感叹,赋文留世。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