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城名人(二)——道教名流王信安

    这次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个宽城满族自治县的道教人物。

    王信安,原名王荣,河北宽城人,道教名流。1918年生,16岁出家学道,道学造诣深厚,擅长正楷,岳庙圣帝殿即为其书写,玄都观内扁额楹联多有其手迹。1993年元月4日王信安道长在南岳羽化。全真道华山派第二十代传人,他为全国知名人士,曾任县及市人民代表、湖南省政协委员、南岳及湖南省道教协会会长、是中国道教协会常务理事。促进了南岳道教再次走上了振兴发展之路。

    王信安十六岁时在本县大同观出家,拜李智山道长为师,成为全真道华山派第二十代传人,开始了修道生涯。1943年,仅二十五岁的王信安因清心斋戒,一心为道,故被送至黑龙江双城县无量观受道教”三坛大戒”。1944年,拜别师傅李智山道长和大同观道友,开始云游道教洞天福地、名山胜迹,参访玄门之道德高士。他不恋山水之锦绣,不辞跋山涉水之辛劳,意在寻觅深谙道学者而有所求学。由于求知若渴,且态度诚恳谦虚,故而不几年便在道教义理、养生丹道、医药学等谙方面有长足进步,成为道教界有较高学识的道士。

    1949年春天,王信安道长身揹道箧来到湖南衡山玄都观(又称半山亭),拜谒了衡山祝融峰上唐代高道司马承祯故址和衡山下魏晋时期传《黄庭经》的魏夫人修真处,深感衡山为修心之佳境。因王信安道长信仰虔诚,待人宽厚,学识渊博,故被玄都观道众挽留,不久被举为玄都观监院。
8月,湖南和平解放,王信安道长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率先在衡山实行土改,带领全山道众开垦荒地,植树造林,大搞生产自养,并在玄都观(该观位于衡山山腰,上山大道过其山门)设茶亭、饭铺,为过往游客服务,深受好评。
在“人民公社”化时期,衡山佛、道教界联合成立生产大队,王信安道长被推选为负责人,他肩负起了领导衡山佛、道徒劳动生产以谋自养的重任。他不负众望,任劳任怨,既操心生产劳动,又注意团结互助。这时他已成为衡山宗教界的栋梁,受到社会的称赞。
1958年全国掀起“反右” 运动,中国道协也开了“反右斗争”会,王信安道长因在会中坦率地提过一点意见,被打成“右派分子”,受到了错误的批判。回衡山后,辞去了一切职务,自己埋头从事劳动生产,从不消极颓伤。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王信安被迫离观下山,回到他在河北宽城的农村老家。老乡们大都知道他为人忠厚,而且能医病采药。都仍然敬重他,并推选他当“赤脚医生”。王信安便积极发挥自己懂中医的特长,细心为乡亲们行医治病。得到乡亲们的赞扬。他虽然身处困境,依然潜心奉道,虽离观居俗家。依然戒行精严,保持道风。
1980年夏,党和政府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贯彻落实,王信安出席了中国道教协会第三次全国道教徒代表大会,并当选为第三届理事。同年秋,王信安离宽城老家,重返道观,常住北京白云观,参加观中的管理工作。为培养道教后继人才,他毫不保留地将道教知识传授给年轻的道教徒。

wm23IXM7K492(2014-05-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