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民间收藏
靖远地处黄河上游,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些年来,被民间发掘的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墓葬遗址遍布各地,深埋地下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陆续出土面世,由于人们对这些古代随葬品的忌讳,致使其大量外出流失,民间收藏甚为稀少。因此对靖远这个具有文物收藏传统的地方来说,散在民间的收藏品大多为各类瓷器、金属观赏品、以往的生活器皿、古玩、古钱币、字画等,尤以字画收藏为最。
据简单调查和知情人透露,在靖远民间珍藏的瓷器有明清两代的青花瓷花瓶、花盆等,大多深藏不露,鲜为人知。散佚在民间的字画主要有近代以来名人林则徐、左宗棠、唐琏、王了望、张大千、于右任、刘尔炘、范振绪、陈国钧、张云锦等人的作品。其余藏于民间的字画收藏者讳莫如深,为外界所不闻。个人珍藏书籍主要遗存有佛经、家谱、旧志书、清代至民国年间的启蒙读物,如《幼学》、《三字经》、《百家姓》、《龙文鞭影》、《增广贤文》等,其它很多字画、书籍、碑刻皆在“文革”中当作“四旧”销毁,一些大户望族家庭祖传的物品也被销毁殆尽,仅有少量得以侥幸保存下来。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老百姓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生活日益富裕起来,逐渐形成追求精神生活的风尚,注意收藏祖上留传的物品,对文革中侥幸存留下的东西,更觉弥足珍贵,愈加保护。收藏的概念也远远不是以前所谓的金石古玩、字画珍品之类,收藏的范围不断扩大,涉及生产工具、生活用品、书籍文字、工艺美术、体育器械、礼仪用品、邮票、钱币、磁卡、烟标、酒标、火花、布票、粮票、书札、手迹,乃至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各种物品等等,可谓品类繁多,包罗万象。
近些年来,在全国收藏热的带动下,靖远的民间收藏也在不断发展。首先是集邮,这一大众化的收藏活动,在靖远开展得有声有色,参与者人数迅速增多, 为此在1989年成立了靖远县集邮协会,时有会员100多人,到1997年达近700人,现在已逾千人。集邮不仅能满足爱好者的收藏兴趣,而且也给收藏者带来不菲的收益。靖远有一邮电职工,因工作之便不经意间买了十枚猴票,八十年代翻修房屋时家里有些困难出售了猴票,筹到了一笔可观的资金,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小小的邮票有如此的魅力,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闲时收拾忙时用。
靖远民间字画收藏热也在增温,装裱生意走俏城乡,装裱店不时邀请各地书画名家来靖远献艺交流,带动了地方书画行业的兴盛。从事书画收藏者也大有人在,全国书画名家诸如启功、刘炳森等人的作品,以及省内书画家的作品都有收藏。
此外,由于对黄河奇石这一天然艺术品的开发利用,黄河奇石收藏热在靖远大地陡然兴起,众多的猎奇者加入了这个日趋兴盛的新型文化行业,2002年还成立了靖远黄河奇石协会,不仅带动了黄河奇石产业的开发,而且给部分捷足先登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益。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