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游记-1
我们坐上一列几乎每站皆停的慢火车,是广州到重庆北的K837次列车。从白天到晚上,走走停停。大家都带了很多吃的,慢慢吃,也几乎吃光了;也带了很多玩的,打扑克、打麻将纸牌,消磨漫长的时光。到了晚上,临睡前问了一下,才知道原来火车还在广东省内打转。
我居然到了凌晨两点还没有睡着,听着火车轰隆隆地响声,摇摇晃晃之间,半夜火车到了一个不知名的站,我往窗外看到了一个已歇业的菜市场边,几个光着膀子的汉子在昏暗的路灯旁打牌。
第二天早上十点多,终于到达贵州铜仁了。在铜仁下了火车,我们马上就转上大巴,只需半小时,就到达湘西凤凰了。
到了酒店才中午一点钟,酒店方面说,要下午三点才能入住。这两个小时的空档正好出去逛一圈。一路上,我们便穿过石板铺就的街道,先大致浏览一下。街道上的店铺大多是卖特产的、卖工艺品的、卖非洲鼓的、卖小吃的,我暂时只对小吃和非洲鼓较为感兴趣。不过还是先不买。
有些路边客栈十分精致,客栈走廊的两壁挂满了木质相框镶起的图片,他们大都使用特意做旧的木质家具,在家具上又漆上五颜六色的涂料,透出一股80年代的怀旧气氛,别有一番情趣。可惜我们跟旅行团住的只是一般的酒店,如果下次自己再来,一定试试这种客栈。
走到半路,天色突然变了,黑压压的云瞬间就涌过来。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大雨,我们只得躲进一家比较大的工艺品店。从店门看着瓢泼的大雨落在古镇的街道上,别有一番滋味。雨下了半个小时,雨停后,气温下降了,感觉凉爽了很多。
我们走到了一段古城墙上,边走边拍照。透过城墙上的瞭望眼可以看到清澈的沱江,偶尔还有一艘小船驶过。下了城墙,正好有一家卖湖南臭豆腐的,我看到黑乎乎的炸好的豆腐,心便痒了,早已忘记什么不卫生的训诫。大家也同意要尝一下,于是每人吃了几块。豆腐香香脆脆的,配上蘸料,十分可口。
不知不觉我们逛到了沱江边。沱江的水不急,很少垃圾或者不洁的杂质。此时正值水涨,江水漫溢到岸边,轻轻地拍打着石板地。可以清晰见底。只见走在我们前面的一对情侣手拉着手,脱了鞋子,将脚浸入水中,水刚好浸过他们的脚踝,女孩轻轻地踢起水花,脸上露出舒心的微笑。
我也很想将脚放到水里,可是穿了球鞋,便打消了念头。远远看到江中有些人彷佛“铁掌水上飘”般踩着水面过河,心感奇怪。看到岸边有一块碑上刻着:北门码头,跳岩始建于唐……一段话。读了之后明白,原来那些人是踩着被水漫过的一块一块石头过河的,那些石头就叫“跳岩”。
在“跳岩”旁边,有一座长长的、木板搭就的桥,但是两边没有围栏,宽度刚好够两个人侧身而过。我们从这桥上过到了对岸,有很未开始营业的酒吧和几家正在营业的颇为精美的咖啡店,我们被其中一家咖啡店门口躺着的猫吸引住了,我们打算晚上再来这里。这家咖啡店叫“八月里”。
走累了,每人在路边的小店吃了一个芒果沙冰,味道不错。
傍晚吃完晚饭,我们又漫步到沱江边。在夜幕降临之际,沱江才拥有它的魅力。当两岸的灯光逐渐亮起时,我知道这才开始显露出那个生气勃勃的不夜凤凰城。沱江两岸的人们越聚越多,那道木桥往来的人也络绎不绝。我忍不住将这美景拍下来,再深深地融入到这热闹中去。
过了对岸,这一边说是“酒吧森林”也不为过,大大小小的酒吧开得密密麻麻的。当然也有很多coffee shop、客栈、商铺……我们在拥挤的人流中穿行,边走边看,留心喜欢的事物,偶尔也停下来看看、摸摸。不过我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尽量不买手工艺品、或者纪念品。
终于到了”八月里“咖啡店。小店门口依然有那只肥猫,店员慵懒地坐在吧台上,也没有热情地招呼,不过我们还是进去坐下了。我们来的时间较早,才八点,店里除了我们没有其他客人。我们坐到了靠窗的位置,往外望去,可以见到对岸的灯火璀璨,并伴有凉风习习从外面吹进来。
我喜欢这店里的布置:旧木做的桌椅、昏暗的灯光、素花棉质的桌布再加上一堆堆被客人看旧了的杂志,墙上挂有《咖啡时光》的电影海报。《咖啡时光》是导演侯孝贤是作为纪念小津安二郎诞辰100周年而拍的,片中的女主角阳子(一青窈)表面看来是个温文有礼的传统女性,却有前卫出格的思想。在台北教书的时候,她怀孕了(但父亲是谁片中没有交代)。回到日本后,她就是否将孩子生下来与父母产生了矛盾——她不认为孩子一定要有爸爸。小书店老板也是阳子朋友的肇(浅野忠信)虽喜欢她,但因没作好承担责任的思想准备,并没在阳子人生最困顿时伸来一双及时的手。 整部戏在迷茫、静谧、沉闷中度过,没有丝毫的紧张、剧情也毫不紧凑,但是我却喜欢这种氛围。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已经融入到戏中,彷佛跟主人公一起度过这种闷得发慌的气氛,感受他们的心情,并能引起心中的悸动。生活不是常常是这样的吗?
咖啡店还有二楼和地下一层。地下一层是榻榻米式的,一班人可以围坐一起,但是需要脱鞋,大家嫌麻烦,所以就没有去。还是坐在原来的位置上看江景比较好。
每人各自点了一杯喜欢的咖啡,就在昏黄的灯光下,伴随着窗外的美景,各自品尝。并聊起了天。那么好的气氛,大家都忍不住拍照留念。过了一会儿,又有其他的客人进来了。
顺便说一下,这次旅行是学校组织的,同行的全是老师。我们一行五人(加上我)都是我们科组的,平时彼此也比较熟悉。
在“八月里”咖啡店坐了大约有一个小时,我尽情地在享受这种慢时光。因为我知道,回到了广州,一切的速度又会变快。旅行时必须尽情地感受、享受旅行的一切,以便改变自己的视野、心态。
咖啡店出来,我们好像还意犹未尽,于是又转到虹桥附近的烧烤一条街。这时已经是九点半了,人非常多。每家烧烤店的食物其实都差不多,只需要找合眼缘的就行了。
我们选了一家烧烤店坐下。我被烤架上放着的猪头吸引了。那猪头看上去很好吃。就叫店家切了一斤来吃。
除了猪头之外,还烤了羊肉、茄子、菜等等其他东西。
我特意品尝了猪头肉。还不错,猪头肉被撒上了孜然,味道不错,但是被切得太碎了点儿,我喜欢比较大块地吃。但是可惜的是,除了我,其他同行的人并不怎么喜欢吃,搞得我都吃腻了,独食不乐啊。
在一旁还有些外国人,看上去似乎是德国人,不知道外国人吃烧烤觉得怎么样?一定是很新奇吧?
一结账,还挺坑人的,光就是猪头肉已经70多块,一共120多元。我印象中没有吃过那么贵的烧烤。但是一想,出来旅游景点,一般也是要贵点的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