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烧饼

家乡区县: 淄博市周村区

周村烧饼,因产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而得名,是山东省的著名汉族美食之一。以传统工艺精工制作而成,为纯手工制品,有“酥、香、薄、脆”四大��点,富有营养,老少皆宜。其外形圆而色黄,正面贴满芝麻仁,背面酥孔罗列,薄似杨叶,酥脆异常。入口一嚼即碎,香满口腹,若失手落地,则会皆成碎片,俗称“瓜拉叶子烧饼”。周村烧饼制作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几经工艺改造,如今已是驰名中外,家喻户晓,深受世界各国消费者的喜爱。正宗的周村烧饼的制作,要经过配方、延展成型、着麻、贴饼、烘烤等多道工序,而配方、成型和烘烤则是制饼的关键。特别是烘烤的火候、非名师高手,很难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所谓“三分案子七分火”、“火中求财”都是制饼师傅的多年经验。吃一次会让你流连忘返。欢迎来品尝。

周村烧饼以小麦粉、白砂糖、芝麻仁为原料,以传统工艺精工制作而成,为纯手工制品,有“酥、香、薄、脆”四大特点,富有营养,老少皆宜;其外形圆而色黄,正面贴满芝麻仁,背面酥孔罗列,薄似杨叶,酥脆异常。入口一嚼即碎,香满口腹,若失手落地,则会皆成碎片,俗称“瓜拉叶子烧饼”。 薄:在饼类中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纸片之薄的烧饼,拿起一叠,有唰唰之响声,如风中之白杨。是以,又称为“呱啦叶子”烧饼。
酥:又是一大特色,入口一嚼即碎,不咯不皮,失手落地,即成碎片。
香:也是一诱人特色,入口久嚼不腻,越嚼越香,且回味无穷。
脆:脆与酥相辅相成,脆、酥合成,给人以美好难忘的口感,可使人食欲大增。
薄如秋叶,形似满月;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无穷。
周村烧饼
周村烧饼(1张)
周村烧饼烧饼有咸、甜两味,甜的香甜可口,久食不厌;咸的开人食欲,令人不忍释手。若细分,有甜、五香、奶油、海鲜、麻辣、新鲜蔬菜等多个系列品种。蔬菜系列产品新鲜蔬菜含量20%,营养丰富,口味纯正。周村烧饼还具有不油污、久藏不变色不变味、易携带等特点,是旅游充饥和馈赠亲友之佳品。

古代

周村烧饼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据考证,其前身乃为“胡饼”(芝麻烧饼),《资治通鉴》记载,汉桓帝延熹三年 ( 公元 160 年 ) 就有贩卖胡饼( 即芝麻烧饼 ) 者流落北海( 今山东境内 ) 。据史料记载,明朝中叶,周村商贾云集,多种小吃应时而生,用以胡饼上贴烘烤的“胡饼炉”此时传入周村,当地饮食店户的师傅结合焦饼薄、香、脆的特点,加以改进,创造出脍炙人口的大酥烧饼,此即当今周村烧饼的雏形。清光绪六年(1880年),周村“聚合斋”烧饼老店对烧饼制作工艺潜心研制,几经改进,使周村烧饼以全新的面目,独特的风味面世。清皇室曾屡次征购“聚合斋”烧饼为贡品。清末至民国周村郭氏人家成为制作烧饼的唯一专业户。
近代

中华老字号
中华老字号
但是,使周村烧饼具备今天所说的“薄、香、酥、脆”四大特点的却是在近代。周村区高塘镇王家庄是目前民间生产周村烧饼最多的村庄之一。该村一位老人告诉记者,周村烧饼正是基于一位名叫郭云龙的师傅的发展,方才最终形成了如今的特色。郭师傅在烤制当初厚厚的大酥烧饼时,偶然发现饼上面鼓起来的部分薄而香脆,加上芝麻,吃起来香而不腻。于是他大胆试制新品,果然深受大家喜爱。于是,不经意间便推而广之。
1958 年公私合营,由郭云龙老人之子郭芳林携祖传工艺和秘方合人原周村食品厂。周村人民政府代表全区人民向毛主席赠送过大酥烧饼。 79 年大酥烧饼以“周村”作为商标进行注册,正式定名为“周村牌”周村烧饼。 周村烧饼也是屡获殊荣,像“商业部优质产品”、“山东省优质产品”、“山东省传统名特食品”、“国家质量达标食品”、“中华名小吃”、“中国名点”、“国家级无公害产品”、“中国放心食品信誉品牌”等称号。

Alisa-Roy(2015-05-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