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溪河位于中国广州市从化区的西北部,是由众多溪流汇集而成。发源于从化区吕田镇与新丰县交界处,先后汇集多条支流后,穿越黄瑶山峡(又称石马山峡)流入流溪河水库,始称流溪河,又称吕田河。从北到南纵贯从化区,再流经白云区的钟落潭、竹料、人和、江村等地,汇入白坭河,经珠江三角洲河网而注入南中国海。自源头至白坭河口,干流全长156公里,流域面积2300平方公里。
流溪河,珠江水系北江支流。主源头地广东省从化市东北部,吕田县与龙门县交界的桂峰山至大岭头一带。该河全长157公里,流域总面积2300平方公里,其中从化辖区内河长113公里,流域面积1612平方公里。流溪河从北到南流贯全市,至太平场出从化市境,再流过广州郊区的钟落潭、竹料、人和,出江村的南江口,汇入花都的白泥河,经珠江三角洲河网注入南海。
流溪河在良口镇以上约10公里的上游河道穿越于深山峡谷之中。河床平均坡降为1/1250,水流湍急;中下游在良口镇以下约100公里,河床平均坡降减至1/2500,水流较为平缓。
从北到南流经辖区地方有:吕田的联丰、官联、三村、桂峰、吕新、吕中、水埔、狮象、草埔、安山、旱田;东明的东联、五和、坪地、乐溪、石明、北溪、长流;流溪河林场及良口的良新、良口、良明、高沙、塘料、米埗;温泉的卫东、温泉、云星、乌石;江埔的江村、凤院、江埔、联星、禾仓、白田岗;城郊的麻村、塘下、东风、向阳、城郊;街口街及神岗的赤草、沙贝、菜地、员洲、大坳、木棉、神岗、佛岗、连塘;太平的水南、黄溪、太平等地。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80.2%。流域内耕地面积约28万亩,人口约30万人。[1]
在广州市白云区境,从白云区东北部钟落潭镇 湖村入境,流经黎家塘、长沙 、钟落潭、龙岗、竹料镇寮采、米岗、竹料、龙塘、虎塘、人和镇高增、人和、鸦湖、秀水、蚌湖镇南方、清河、新市镇石马、石井镇唐阁、龙湖、滘心、南岗等村,至鸦岗村附近三江口与白坭河汇合流入珠江西航道。白云区境内干流长50公里,集水面积529平方公里。
白云区段
流溪河在白云区的主要支流有:
鹿颈坑 发源于从化新庄,下游经钟落潭镇上水庄与从化太平场之间入流溪河。全长11公里,集水面积65.98平方公里。在区内河段长2.5公里,集水面积5.25平方公里。
凤尾坑 古称良坑,发源于帽峰山东麓,经九佛镇沙田、莲塘、枫下、凤尾等村,至黎家塘入流溪河,全长17公里,集水面积71.25平方公里。
良田坑 古称华坑,发源于帽峰山北麓。原经良田镇华坑、陈洞、良田等村,至竹料,1958年建竹料围,改道经东凤至中和与头陂坑汇合经龙塘入流溪河。干流长16公里,集水面积59.58平方公里。头陂坑,古称清水坑,发源于帽峰山西北,流经铜锣湾、头陂、九曲迳,至中和与良田坑汇合。干流长15.5公里,上游建有铜锣湾水库,库容280万立方米,控制集水面积6.5平方公里。
兔岗坑 发源于花都市张公岭,从人和镇汉塘村流入白云区,流经兔岗、高增入流溪河。干流长19.5公里,集水面积51平方公里。流经白云境内干流长8.95公里。
沙坑 发源于帽峰山西麓,经白山、禾岭与大源洞坑汇合,流经石湖、北村、柏塘等村至蚌湖镇新坦庄入流溪河。干流长16公里,集水面积51平方公里。上游建有和龙、梅窿、大源水库,库容共1938.4万立方米,控制集水面积29.1平方公里。
磨刀坑 发源于洞旗峰,流经新市镇望岗、科甲等村,汇入南园水,经清湖至石马入流溪河。干流长16.75公里,集水面积48平方公里。上游建有磨刀坑、红路水库,库容共807万立方米,控制集水面积11.28平方公里。
白坭河 又称巴江河,发源于花都市天堂顶,于洲咀口汇合新街河流入白云区。经神山、江高两镇至石井镇鸦岗附近三江口汇合流溪河,流入珠江西航道。干流全长53公里(区境河段长约10公里),集水面积788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芦苞涌、西南涌(在三水市境内)、国泰河(在花都市境内),上游与北江相通。白坭河是北江洪水下泄的主要通道,每年汛期,对神山、江高、石井、新市等镇有很大威胁。
流溪河在街口附近一段河道的走向变迁十分明显。据清雍正八年《从化县志·山川志》记载,流溪河流经麻村、塘下之后,过东风村的殷家庄口、田边村口到青苔坑(即今街口街的北街口一带),转向今河滨公园、石角潭(即今河西河堤广场金瓯址),折入鱼梁尾、陈屋(即今物资局址)、流入古楼潭(即今市人民政府招待所址)、流下门口江、再流经洪山围门口而至蓝田古庙,在蓝田水闸口外有龙潭河汇入,然后流向东南方。现在,上述许多地方已为街口街的建筑群所代替,流溪河则从街口街的东侧穿过。
流溪河良口以上上游河道,原先两岸石壁陡峭,河道深窄。1958年,广东省水利电力厅在良口小车村的峡谷中,兴建一座总库容为3.86亿立方米的流溪河水库,控制其上游集雨面积达539平方公里。此后,这一带变成“高峡出平湖”的景观。
流溪河的中下游因有众多支流汇入,水量渐大,河面宽度达200-300米,1958年前可通航,从良口至太平场的航程约66公里。1958年后,流溪河水库、温泉人工湖发电站及神岗大坳引水灌溉拦河坝等水利电力工程相继建成,流溪河在辖区内的航运亦随之中止。
流溪河流域内,由于森林曾数度遭乱砍滥伐,加上不合理的开荒,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也使流溪河河床遭受淤积。1968-1975年8年间,街口大桥附近河段的河床淤高1.1米。从80年代开始,流溪河大量河砂被采掘用于建设,河床淤高大大降低,部分河段河床有下切现象。[1]
建国以来,流溪河干、支流均已进行开发利用,上游从化、花都境内,建有中、小型水库多个,拦河坝多座,用以调节流量。白云区建成人和拦河坝,引水流量2立方米每秒,设计灌溉面积2万亩。并在各支流上建成新陂、白汾、南塘、沙田、铜锣湾、和龙、梅窿、大源、红路、磨刀坑等水库,库容共4303万立方米,控制集雨面积59.8平方公里。90年代,对流溪河上游河段进行了综合整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