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不知的家乡历史(下)

家乡区县: 淄博市博山区

    博山自建县以来,到清末均属青州府辖。建县时分四路,共领庄二百三十九。
清宣统二年(1910年)行自治制,划全县为七个区。第一区成化乡,领社六,共十五庄;第二区赞化乡,领社三,共四十六庄;第三区敦化乡,领社七,共九庄;第四区德化乡,领社六,共三十二庄;第五区遵化乡,领社八,共四十四庄;第六区进化乡,领社三,共六压;第七区臻化乡,领社九,共六十五庄。
    民国府制废,属济南道;道废,属山东省。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社改划为乡镇,设乡镇长,归区辖。原有的七个区未变,但下面的社改为乡镇。第一区原有六社,划为十一个乡镇;第二区原有三社,划为十六个乡镇;第三区原有七社,划为十六个乡镇;第四区原有六社,划为二十五个乡镇;第五区原有八社,划为二十个乡镇;第六区原有三社,划为十三个乡镇;第七区原有九社,划为三十五个乡镇。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取消区长,乡镇长仍旧。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又将原有乡镇缩为二十二镇, 二十二乡。即:城中镇、东关镇、大街镇、西冶南镇、西冶北镇、山头镇、黑山镇、八陡镇、朱家镇、夏家镇、南博山镇、崮山镇、郭庄镇、邀兔镇、源泉镇、池上镇、福山镇、西河南镇、西河北镇、口头镇、太河镇、峨庄镇;神头乡、乐疃乡、房家乡、后峪乡、域城乡、赵庄乡、石炭乡、岳家乡、蛟龙乡、代庄乡、东石马乡、西石马乡、盆泉乡、天津乡、泉河乡、冯家乡、岳阴乡、宝泉乡、石门乡、柏树乡、下册乡、马鹿乡。
    抗日战争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博山地区是重要革命根据地。区划和建制,因形势发展需要而常有变动。
    1937年12月30日,日本侵略军侵占博山城及附近的几个重镇。各个边缘地区先后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 为博山县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奠定了基础。1939年9月16日,在李家庄建立了博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属七县边区联合办事处领导。1940年归泰山区领导。1941年根据当时斗争形势,将博山县二区划归淄川县。1942年4月将东部的五区、七区划归四个县(益都、临朐、淄川、博山)边区联合办事处。原博山县四区与莱芜县的六、 七两区合并为博莱县政府。1944年8月,又将四县边区联合办事处与博莱县同时撤销,恢复原县制,在土泉村重新成立中共博山县委、博山县政府,归属鲁山专署领导,辖九个区。
    1945年8月14日,抗日战争胜利。8月23日,博山第一次解放,县政府驻博山城。将划归淄川县的原博山县二区(1943年后改为原山区)划回。将鲁山专署撤销,成立淄博特区。 设淄博专员公署,驻博山城,属鲁中行署领导。同年9月,将原博山县的博山城、 黑山、西河、原山四个区划出,成立博山市。驻博山城。博山县辖石马、 郭庄、源泉、池上、太河五个区,县政府移驻郭庄。同年9月底,淄博特区撤销,市、县合并。博山、淄川两县又划归泰山专署所辖。1945年12月5日第二次解放博山。1946年1月12日第三次解放博山。二次成立了淄博特区,博山又恢复了市(县) 建制,属淄博特区领导。同年4月又撤销博山市,合并到博山县。 县政府移驻博山城,仍属淄博特区所辖。    1946年7月,进行战略转移,淄博特区撤销, 博山、淄川两县并入鲁中区,属泰山专区所辖。    1947年2月23日,博山第四次解放。将黑山、崮山并入岳阳区,将西河、口头并入岳阴区。
    1948年3月13日,博山城最后一次解放。9月重新成立淄博特区,直属鲁中南区, 并设淄博专员公署,驻博山城。博山县政府驻源泉。1949年7月,鲁中南区的淄博特区与华东财政经济办事处工矿部,合并成立淄博工矿特区,设专员公暑。下属建制未变。
    1949年10月,撤销城关、原山、黑山三个直辖区,改建博山市。下属四个区和五个镇。博山市属淄博工矿特区管辖。
    1950年5月, 淄博工矿特区与清河专区合并,成立淄博专区。博山市撤销,并入博山县。隶属淄博专区。当时博山县辖九个区。
    1951年5月,博山县划出一、二、三、四区,建立淄博市,驻博山城。
    1953年7月,淄博专区改为淄博工矿特区。博山的建制依旧。
    1955年3月, 撤销淄博工矿特区,改为淄博市。原淄博市改为博山区。成为淄博市辖区之一。将原县境的域城、平堵沟、西河、福山四村划归昆仑区;将桃花泉、西流泉、樵岭前三村划归莱芜县;将岳庄、黑山、石炭坞、山头、乐疃、石马、尖古堆七村划归新建的黑山区。博山区下辖西冶、税务、大街、城里、神头、五龙、赵庄七个办事处和安上、后峪两个乡。原属淄博工矿特区的博山县划归昌潍专区。
    l956年撤销黑山和昆仑等区,将原县境的11个村,并入博山区。至此,博山区下辖11个办事处、两个乡。
    1958年l0月,以办事处和大乡为基础,成立人民公社。同年11月,将昌潍专区的博山县,分别并入淄川、博山两区。时全区共辖11处公社。1959年将西冶、城里两个公社并为博城公社。1961年淄川区的龙门公社划归博山区,并将磁村、昆仑两公社的部分自然村,组建成蕉庄、海眼两公社,同时划归博山区。1962年将黑山公社分为岳庄、八陡、福山三个公社。域城公社分为域城、五龙两个公社。1963年将池上公社分为池上、李家两个公社;将乐疃公社分为乐疃、桃花泉两个公社。至此,全区共辖18处人民公社。1966年10月,将山头办事处合并到山头公社。1972年冬,黑山办事处与八陡公社合并。1981年底,将八陡、福山两公社改为镇。全区共辖16处公社、两个镇。1982年11月23日,撤销博城公社,改建为城里、大街、西冶街、税务街四个街道办事处,同时撤销山头公社,恢复山头镇。
    撤销五龙公社,改建为夏家庄镇。198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将郭庄公社更名为北博山公社;龙门公社更名为石门公社;桃花泉公社更名为岭西公社;海眼公社更名为白塔公社。1983年10月,白塔公社改名为白塔乡。至1983年底,博山区辖四个街道办事处、四个镇、12处公社、一个乡。
1984年2月2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以[84] 鲁政函60号文件,批复《博山区关于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方案的报告》,同意将原来的17处公社改建为20个乡、镇。这时,博山区共辖四个街道办事处、八个镇、12个乡。即:城里街道办事处、西冶街街道办事处、税务街街道办事处、大街街道办事处;白塔镇、域城镇、夏家庄镇、福山镇、山头镇、八陡镇、源泉道、南博山镇;石门乡、蕉庄乡、岭西乡、乐疃乡、岳庄乡、崮山乡、石马乡、郭庄乡、北博山乡、李家乡、池上乡、下庄乡。

不要闹(2015-05-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