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郴州市苏仙岭景区(二)

家乡区县: 湖南省苏仙区

白鹿洞

洞内宽敞,洞顶一般来说岩突,怪石狰狞,洞外藤葛披拂,丛林繁茂。白鹿洞为石灰岩溶洞,洞厅轩敞,石笋、石柱和石钟乳千奇百怪,比比皆是,且有清泉长流,映带左右,真如童话世界一般。传说白鹿、白鹤在此为苏耽哺乳、御寒。现洞口塑有大小二只白鹿,母子碎步相吻,形象逼真。洞前桃花流水,溪上有人工雕塑的三只白鹤,姿态各异,趣味天成。

三绝碑

位于白鹿洞附近的石壁上,为摩崖石碑,高52厘米,宽46厘米,刻有秦观《踏莎行郴州旅社》词和苏轼跋,行书,计11行,每行8字,乃米芾手迹。时人称“秦词”、“苏跋”和“芾书”为“三绝”。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邹恭将“三绝”翻刻在崖壁上,称“三绝碑”。三绝碑是宝贵文物,今依崖建有绿顶红柱的护碑亭进行保护。过三绝碑后登山,行2公里左右,经2座石亭可至苏仙观。苏仙观有正殿三进,殿门有额曰:"天下第十八福地"。正殿分上、中、下三厅,上厅供记苏仙童年塑像,正殿两边还有偏殿。登苏仙观远眺,可见连绵群山起伏若海中波涛,景色飘缈,秀美异常。


苏仙观

位于岭顶,始建于唐,重修于清。其大殿翠瓦飞檐,巍峨壮观,所供苏仙塑像,慈眉善目,颇有仙风道
骨。观后有一巨石突立在崖前,相传是苏耽跨鹤飞升处,故称升仙台或跨鹤台。苏仙观立于苏仙岭绝顶,这是一座宋代建筑形式的庙宇整个建筑有正殿三间,分上、中、下三个,两边有偏殿,东北角两小间为爱国名将张学良幽禁处,现称“屈将室”。
在唐代,苏仙岭就享有“天下第十八福地”之美誉。苏仙岭原名牛脾山,满山古松笼翠,岗峦云雾缭绕,构成“苏仙云松”的奇观,史称郴阳八景之首。西汉文帝时,郴人苏耽在此修道成仙,故改名苏仙岭。古老的历史,瑰丽的风景。召唤着历代名人骚客浏览观光,书写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词章歌赋。留下众多流传千古的文物古迹。宋代大词人秦少游被贬郴州后,曾写下名词《踏莎行·郴州旅舍》。苏东坡为该词作跋。米芾书写秦词及苏跋,经人刻石成碑,世称“三绝碑”。西安事变后,1938年春,张学良将军曾被蒋介石幽禁于苏仙观内,写下了“恨天低,大鹏有翅愁难展” 的名句。上下两千年,苏仙岭香火鼎盛,历久不衰。一九八七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苏仙岭风景名胜区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大后方(2015-05-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