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七堡历史

家乡区县: 江门市新会区

      七堡位於广东江门之西,原属新会第六区。地当锦江出口,(锦水源出恩平亦名恩平江)。流经三埠、公益至七堡,注入西江支流,经银洲湖出海。为四邑对外交通必经水道。其地属冲积层,成肾形之三峡之洲上。地面平坦,并无丘陵,故率土皆属良田,四面环海,北向大泽,南面罗坑,东邻南滩,西面为司前、石咀。全区面积16.3平方公里,有自然村三十六个,圩镇称潭冲圩。

      抗日战争期间,七堡因环境特殊,处于国军之罗坑封锁线外,而日军势力亦顾所不及,故全区得免炮火之灾。

      六百多年前,李族开基祖定居七堡岛时,洲上满目荒凉。多未开发,后经披荆斩棘,艰苦经营,乃建成足资拓展之基业。复其子四人,即:碧溪祖、紫溪祖、乔溪祖、程溪祖。递行十九孙,再蕃孽为七十二支,数代间,其子孙已八村环居,莳为运多,其发展之迅速,难基於祖光之勤劳坚毅,而地理之优胜,宜耕宜植,实有以致之。

      解  放前,七堡共分二十四里。

      七堡李氏乃能星布岭南各地,进而跡达南洋及美洲各地,以香港而言,开埠之次年,即有七堡李宏良至此,其家人兹已成香港望族,有名位财富之殊荣。今日侨居港九之七堡人总数已达万众,俱七堡而又同胞者亦可敬之辈也。

      一九四九年前,七堡乃属一个乡,其内乃有:新那居、长乐、加乐、濂桥、濂溪乃属罗坑石咀管辖。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份解放时隶属第六区;一九五三年三月,七堡划分为三个乡,(即七堡、潭冲、冲那)。成立乡政府后属十三区(大泽区)所辖;一九五七年合并为一个大乡,直到一九五八年大泽成立人民公社,将七堡分为三个大队;一九六一年五月二十二日与大泽人民公社分开,正式成立七堡人民公社;一九八三年十月改为七堡区;一九八七年由区改为七堡镇人民政府。 一九九三年六月在朝美咀建大桥,跨越南滩通会城,耗资4100多万元,至一九九四年六月正式通车。一九九六年下半年撤生产队,成立管理区,重新分田,每人五分口粮田。二OO二年一月撤销七堡镇合并到会城镇,分别成立潭冲、七堡、冲那三个村民委员会,原管理区为村民小组。

林淑瑶(2015-05-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