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远古三代就有
"
以德治世
"
的思想传统。
孔子继周公之后,
第一次明确
提出了
"
德政
"
的思想,
首开儒家德治主义之先河。
强调道德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
重要作用,
把道德视为治国安邦、
协调人际关系、
提高个人道德素养和境界的根
基和出发点。后经孟子、荀子的系统发挥,
《大学》
、
《中庸》的理论升华,形成
了一套严密完整系统的治国方略,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
分。后世儒家,无论是董仲舒的宇宙论,还是宋明理学的本体论,都只是在理论
层面上论证为政以德的重要性、必然性而已。
在当今社会,
古代德治主义思想虽不能直接作为治国之道为我所用,
但其思
想精髓及合理内核仍具有显著的价值意义,
并为当今实施以德治国方略提供必要
的思想资源。
1
、以民为本
"
以民为本
"
是儒家德治思想的基础。
所谓
"
民本
"
就是认识到人民、
民众在国
家中的重要地位,
如果统治者背离了民心,
得不到民众的拥护,
国家政权就不能
巩固,
甚至会被人民群众用武力推翻的。
孟子的
"
仁政
"
理论就是以民本为基础的,
他说: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在孟子看来,人民是宝贵的,不能忽视人
民的利益和疾苦。荀子引用古语说:
"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
,水可以载舟也可
以覆舟。
以民本思想为核心价值的儒家的
"
德治
"
思想,
表现出它极大的进步性和
人民性。虽然民本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但它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首当确立起人民当家做主的神圣观念,
并以之作
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具本质意义的特征和要求。
要使人民真正成为社会政治生
活中的主人和核心,
人民支配权力而非权力支配甚至主宰人民。
处于执政地位的
中国共产党则须本
"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
之心处理一切党务和政务,
将使人民当
家做主作为其执政的实质,
积极组织和领导人民行使权力,
使人民群众逐渐掌握
自己管理自己和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实现权力体制的民主化。
同时,
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
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
要真正获得人
心即赢得民众由衷地支持和拥护,
就必须时刻把民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头,
一切
为了民众,
一切依靠民众,
一切服务于民众。
而这些都绝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上
的空话、
套话,
不能只是将之作为标语口号,
而应该并且必须转化为实实在在的
行动,
以行动实践和实实在在的成效表明我们的党、
我们的政府和我们的领导干
部确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如此方是以诚信为本而行亲民之道。
2
、仁者爱人
"
仁者爱人
"
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说:
"
仁者人也,仁者爱人。
"
(颜渊)
明确仁的本质是爱人。人不仅要爱父母,爱子女,还要爱普通的老百姓,儒家本
"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
(
《论语〃颜渊》
)的仁爱精神,对处于社会弱势地位或困难
境地者,
如鳏寡孤独废疾等人群尤为关注。
这种优良传统在当今最值得大力弘扬。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
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
听群众呼声、
关心群众疾苦,
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
做到权为民
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尤其要关心那些生产和生活遇到困难的群众,
深入到贫困地区、困难企业中去,深入到下岗职工、农村贫困人口、城市贫困居
民等团难群众中去,
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
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谋利益,带领群众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
(胡锦涛:
《坚持
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
3
、为政以德
儒家认为道德乃政治之本,
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
从
"
德治
"
的方式说,
儒家
强调为政者应在道德方面起表率作用,
尤其主张君主应以个人的伟大人格力量去
感召天下,而不是以刑杀、武力的方式去威服天下,这用孔子的话说就是:
"
为
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
《论语〃为政》
)
我们今天把
"
以德治国
"
作为社会立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基本治国方略之
一,
这就要求应把德治作为社会主义政冶文明建设的主要方面。
当然,
现在所说
的德治最关建的首先应该并且必须是弘扬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精神,
但也需
要汲取历史文化传统中的精华,这二者其实并无矛盾之处。如儒家强调
"
天下为
公
"
、
"
为政以德
"
,以此优良传统资源来思考现实,就要求处于执政地位的共产
党必须
"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
,
要求领导干部们必须正确树立权力观,
真正以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好人民公仆作为最根本的宗旨。这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
2003
年
"
七〃一
"
重要讲话中所说: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
"
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
念,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加强道德品质修养,牢记‘两个务必
'
,真正做到在改
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
寓改造主观世界于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
用
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效来推进客观世界的改造。
"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