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的余干三

家乡区县: 江西省余干县

公元前204年(西汉高祖四年) 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余干属淮南国。

公元前202年(西汉高祖五年) 刘邦论功定封,立吴芮为长沙王,梅为十万户列侯。

公元前201年(西汉高祖六年) 余干改称余汗,属豫章郡。吴芮领刘邦令率兵伐闽,病逝宁都金精山。刘邦追封吴芮为文王,其子吴臣袭封长沙王。

公元前198年(西汉高祖九年) 刘邦封吴芮侄吴郢为义陵侯。

公元前195年(西汉高祖十二年) 英布叛汉失败,被长沙王吴臣诱骗走越地,遭袭杀于余汗兹乡。刘邦割余干东北地及邻县境设阳县,以纪其事。

公元前193年(西汉惠帝二年) 吴臣子吴回袭封长沙王。

公元前187年(西汉高后元年) 吴芮庶子吴浅,因助父反秦有功,封为便侯。

公元前186年(西汉高后二年) 吴回子吴右袭封长沙王。

公元前178年(西汉文帝二年) 吴右子吴著袭封长沙王。

公元前173年(汉文帝前元七年) 吴著无后,长沙王封号被除。

公元前111年(西汉元鼎六年) 东越王余善自称武帝。汉武帝派楼船将军杨朴在余干武林迎战东越军。

公元8年(东汉初始元年) 杨埠人陈靖率余干长山义军千余人投绿林军王常。

公元9年(新莽始建国元年) 王莽改余汗县为治干县,属新朝。

公元25年(东汉建武元年) 光武帝刘秀因陈靖反王莽有功,授散骑常侍,封余干侯,旌表其乡为义乡。

公元28年(东汉建武四年) 治干县重归汉朝,再称余汗县。

约公元169年(东汉建宁二年) 江埠乡蛇塘村人张遐被朝廷召为五经博士,后调任鸿都门学士,著有《五经通义》、《易传》等。

公元178年(东汉光和元年) 割余干乐安乡设置乐平县,此后增置德兴县和婺源县。

约公元199年(东汉建安四年) 孙权割余干县东境地设置上饶县。

公元203年(东汉建安八年) 越族农民暴动,吴部将贺齐屯驻余干进行镇压。

公元210年(东汉建安十五年) 割余干葛兴乡设置葛兴县,葛阳乡设置葛阳县。

公元215年(东汉建安二十年) 山越人尤突反吴,孙权派陆逊、贺齐来余干讨伐。

公元236年(三国吴嘉禾五年) 吴部将周祗进驻余干,强征兵役、赋税。农民纷起参与彭旦、吴遽反暴政斗争,大败官兵,杀死周祗。

公元252年(三国吴太元二年) 洪水暴涨,在今市湖中冲积成一夹洲,形如琵琶,名琵琶洲。

约公元265年(三国吴元兴元年) 吴丹来余干,在李梅吴凤岗结庐修炼。

公元265年(晋秦始元年) 割余干晋兴乡设置晋兴县。

公元323年(晋太宁元年) 县令王宏修建县治。

公元420年(南朝宋永初元年) 余汗县复称余干县,晋兴县并入余干县。

公元427年(南朝宋永嘉四年) 朝廷建应天寺纪念十万户列侯梅。

公元455年(南朝孝建二年) 地震,死亡29人。

公元503年(南朝天监二年) 敕建甘泉寺于康垦甘泉洲。

公元510年(南朝梁天监九年) 在东山岭西麓建思禅寺。

公元528年(南朝梁太通二年) 在县城东建崇道观。

公元547年(南朝梁太清元年) 县城人陆襄升任度支尚书,后梁元帝追封其为余干县侯并赠侍中。

公元550年(南朝梁大宝元年) 县城人刘孝庆组织农民军帮助湘东王萧绎讨伐侯景,平定叛乱。

公元558年(南朝陈永定二年) 在许逊曾居住过的县城西门内建元明观。

公元564年(南朝陈天嘉五年) 大将陈霸先为讨伐吴州周迪,在余干设都尉府

朱建亚(2015-05-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