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苏州城西北郊,距城区中心五公里。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葬其父于此,葬后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山高约36米,古树参天,山小景多,千年虎丘塔矗立山巅。虎丘依托着秀美的景色,。宋苏东坡说过:“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苏州虎丘山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悠久历史,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千古名言,使虎丘成为旅游者到苏州必游之地,是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的标志。景区现为、国家重点公园、全国文明单位,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达200万人次。
虎丘,原名海涌山,据《史记》载吴王阖闾葬于此,传说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占地虽仅三百余亩,山高仅三十多米,但却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风范,绝岩耸壑,气象万千,并有三绝九宜十八景之胜。最为著名的是云岩寺塔和剑池。高耸入云的云岩寺塔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世界第二斜塔,古朴雄奇,早已成为古老苏州的象征。剑池幽奇神秘,埋有吴王阖闾墓葬的千古之谜以及神鹅易字的美丽传说,风壑云泉,令人流连往返。
位于虎丘东麓的万景山庄汇集苏派盆景之精华,借山光塔影,恬美如画。虎丘后山植被茂密,林相丰富,形成了宜人的绿岛小气候,成为鸟类争相栖息的乐园,每至秋日,有万千苍鹭绕塔盘旋,蔚为壮观,成为一绝。
虎丘还是苏州民间重要的集会场所,根据“三市三节”的历史,景区创新推出了春季的艺术花会,展现了牡丹、郁金香,比利时杜鹃、百合等一大批名贵花卉的迷人风姿,具有较高的艺术品味;与花卉相映成趣的是民俗风情浓郁的金秋庙会,再现了山塘出会的盛况,展演了南北交融的民间艺术节目,深得游客喜爱,如今,一年两会已成为著名的特色旅游项目,是苏州的旅游热点。
虎丘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人们展现了一幅人文资源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的,融山水、历史于一身的秀美画卷,是人类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洞庭“碧螺春”茶蜚声中外,但不知“虎丘茶”早已著名。据《虎丘志》载:“虎丘茶色如玉,味如兰,宋人呼为白云茶,号称珍品”。虎丘茶是以寺园为中心的小块茶园。茶园位于离剑池不远的虎皇西部虎丘持附近,由野生茶改植,园地很小,茶园由虎丘寺僧管理所有。由于品质精良,至宋代已相当有名。这种茶很是奇特,茶微带黑,不甚苍翠,有类似白茶的特性,疑是古代白茶的一种。茶汤色白如玉,然而清香可口,酷似豌豆香。《茶解》对虎丘茶的评介是:“茶色白,味甘鲜,香气扑鼻,乃为精品。茶之精者,淡亦白,浓亦白,初泼白,久贮亦白,味甘色白,其香自溢,三者得,则具得也”。
由于虎丘茶的特殊品质,至明代已发展为名冠天下的茶种,引起了官绅的垂涎与竞相掠夺,正如屠隆(1590年)《茶说》所述:“虎丘,最号精绝,为天下冠。惜不多产,皆为豪右所据,寂莫山家,无繇获购矣”。据载,明代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有个大臣按临苏州,强索虎丘白茶,寺僧无茶可献,竞遭刑辱,住持僧愤而砍树刨根,以死相抗。若干年后,虽然有位虎丘持的大方和尚到徽州休宁采了茶种回来培植,按照传统方法培植出新一代虎丘茶,不过也没有流传很久。近据虎丘老人讲:此茶近二百年来早已失种。
清代文学家尤侗,曾写有《试虎丘茶》诗:“虎丘之茶,名甲天下,官锁茶园,食之者寡,更有窃者。竹炉活火,炭无烟烬,松院匡床,器悉陶瓦,佥曰鲧哉,吾与点也”。此诗是用吴语来谐音达意。“鲧”,大禹之父,“点”,孔子弟子曾。“鲧哉”,谐吴音“(水)开了”;“点”,即沏茶,意思是说:“我来帮吾笃泡茶嘘!”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