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关县版画---藏在深山的艺术明珠

家乡区县: 云南省马关县

版画是马关壮族同胞勤劳和智慧的结晶,集生活、情感、造型艺术等为一体,主题鲜明、风格独特,洋溢着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清新的乡土气息,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马关壮族农民版画历经30多年的发展,制作质量逐步提高,知名度不断攀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已成为马关农民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据省美协和马关县壮族农民版画协会有关人士介绍,本次画展由三部分组成,其一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画家的部分作品,其二是来我省的八个县的农民版画作品,其三是来自马关本地的作品。这次画展展出水平很高,可以说是真正具有原生态的作品。马关版画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在马关县的仁和镇阿峨新寨村,整个村民小组有106户人家,408人口,却拥有76名作者,35名马关版画协会会员。如此高的美术创作人数比例,可以说在全国绝无仅有。阿峨版画在马关县很有名,在全省的版画界也很有影响,阿峨是马关版画的起源地,2000年该村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阿峨新寨村位于马关县南面,距县城19公里,距仁和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居住106户460人,其中壮族93户,占全村人口90%以上,属侬支系,是一个壮族世居的村子。版画创作始于1972年,属黑白木刻版画类。具有强烈的黑白对比,画面单纯、质朴,加上刀刻、造型艺术的特殊处理,经过画稿、制板、印刷三个步骤创作而成。在刻法上分为阴刻、阳刻和阴阳混合刻三种类型。1985年1月,应日本画家福田一郎先生的邀请,马关县《晚归》、《绣围腰》等20余幅壮族农民版画漂洋过海,东渡日本,在日本国内各大小城市展出,深受好评。

阿峨版画由原来的自发绘画发展到现在的有组织的集体绘画, 先后创作作品1000余幅,并多次参加国家、省、州、县农民美术作品展出,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5年至2006年参与云南电视台纪录片《丽哉勐僚》新寨版画拍摄工作。共完成16个组合8组内容180分钟(主片)500多个镜头4个场景的拍摄。积极参加云南省昆交会、上海松江区马关县壮族农民版画、中越(天保)商品旅游交易会、四川綦江民间艺术节,云南省文化产业推介中心、“相约2007”文山州美术协会、昆明首届“中国 福保乡村文化艺术节”、国家文化部举办的“群星奖”、浙江省“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今日新农村文化艺术节(浙江绣洲)等画展。从2006年10月开始,80幅作品在上海松江区进行长期展出,一大批作品在省内外影展、画展中获奖。在浙江省“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今日新农村文化艺术节(浙江绣洲)画展中壮族版画分别获了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的成绩。作品《故居》等9幅作品参加了文化部“群星奖”的评选,作品《故居》已进入“群星奖”决赛,并获云南省人民政府“彩云奖”一等奖。几年来,马关壮族版画作品在各类画展中获得州级奖2个,省级奖14个,省外奖2个,国家级奖1个。

王野骁(2015-05-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