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江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

家乡区县: 广西柳江县

                                 柳江县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

      作为柳江县的一员,当然要对本地的民族文化和民俗习惯有所了解。语言习惯:柳江县通用语言以壮语(属壮语北部方言)和柳州话(属汉语的西南官话)为主。全县圩镇、机关、学校以及人们在工作、学习活动中一般都使用柳州话交谈。在壮族聚居的广大农村则使用壮语。汉族中的客家人、福建人,平南、桂平人也只在说同类语言的人中间,才讲客家话、福建话、白话。至于湖广(湖北、湖南)人,因为语言与柳州话大体相同,只是略带湖南腔,尾音略拖得长而重,不影响互相交谈,所以他们对内对外都讲自己的湖广话。城乡民房建筑的习惯:一是基地选择,以依山傍水,坐北朝南为佳,坐西朝东为次,地取当阳高爽,不宜低洼。当地人的爱好习惯:山区人喜爱狩猎,养猎狗捕兽,制火铳打鸟,编绳套套鹧鸪。捕获猎物常供集体聚餐或制作腊味之用。也常有城镇居民到山区狩猎,借以调剂生活或作副业的。沿河一带人民,则喜爱打鱼捞虾助食或补助收入。四月八:农历四月初八俗称“牛节”。这天,本县农家都煮五色糯米饭喂牛,还在大门上,牛栏口插上枫树枝叶,以驱瘟疫,保护耕牛健康安全。这天让牛休息,不许鞭抽棍打,不许宰杀。其他风俗习惯:大人背不满周岁的小孩出远门,往往在背带后面插上柚子叶或青竹叶,认为可驱邪保平安;小孩体弱多病,多请师公画符一张或数张用布缝成四方形或三角形的扁袋,让孩子背在身上。或写一张“福德星君保平安”字样的纸符,背在小孩身上或贴在床头,以保平安。

     传统民俗文化作为文化的传承意义,而真正的民俗文化自然也有其相当大的现实意义。民俗文化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模式,而且具有世代世袭的稳定性,是一个民族深层文化积淀的产物。所以民俗文化的约定俗成,具有很强的遵从要求和价值规定性,柳江人民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亦如此,了解家乡文化,了解家乡的风俗习惯,我是柳江人,我爱柳江!

(2014-05-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