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藕塘镇

家乡区县: 安徽省定远县

本地特色
1.自然景观。
  (1)烈士陵园。为旌表先烈,以昭后人,1942年5月路西参议会一届二次会议,通过"建立藕塘烈士陵园的决定",经路西联防办事处的批准,烈士陵园于1944年9月建成,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陵园主体设施有:"革命烈士纪念碑"一座,"革命纪念馆"一处,附属设施有:荷花池塘、金鱼池塘各1个,大小花坛6个。1944年9月18日建成"抗日烈士纪念塔",并立碑以志。1946年5月,新四军二师奉命战略转移后,藕塘烈士陵园被国民党军队77师和138师炸毁、拆除。1964年省政府拔款重建藕塘烈士陵园(经原安徽省省长黄若批准在原址重建),重建后的烈士纪念塔占地90平方米,碑高24米,碑体是上拍照的毛泽东手体"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园中的革命纪念馆于1978年建成,占地面积360平方米,馆内分一厅三室,正厅屏展"名垂千古,浩气长存"八个大字(系原省政协主席张恺帆手书)。三室陈展的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定远地区的党、团组织发展和群众革命运动情况;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同志在藕塘地区的活动以及根据地军民对敌斗争情况和其它文物资料170余件,其中《烈士英名录》铭记着二千多个烈士英名,其中团以上干部17人,连级以上干部110多人。藕塘烈士陵园于1989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1956年6月与2001年6月,两次被安徽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滁州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滁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77年,抗战爆发40周年,全国11个省市的新四军老战士到此祭拜、座谈。藕塘烈士陵园于1980年正式对外开放,多次接待省市领导以及新四军老战士来园瞻仰和凭吊先烈。1996年10月30日,原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夫人,时任全国政协常委的王光美同志来此瞻仰、凭吊,并为陵园题词留言,深切缅怀,革命先烈。1998年11月12日,中国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一行百余人,前来陵园瞻仰凭吊,并挥毫撰联。2004年10月,烈士陵园被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省级国防教育基地。每年清明前后和"七一"前后,一些党政机关、学校、部队及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到陵园开展祭祀烈士活动,接受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
  (2)令狐山旅游风景区。令狐山旅游风景区位于藕塘镇东南的皇甫山西麓,东依将军峰、西接东园民居、面连营盘山、北滨大沙河,与藕塘老街隔水相望。总面积3300亩,海拔94米,景色宜人,分为四个景区:清流湖景区,塔山景区,南苑景区,东湖景区。集湖光山色、流水、花卉、果林等自然景观为一体,融宝塔、寺庙、诗词瀚墨和现代建筑等人文景观于一身的多功能生态型的人民乐园。令狐山巍峨挺拔,草木葱茏。相传汉代,令狐山上就建有寺庙;唐宗相继增建子伯祠、碧霞宫、庙宇辉弘、香火颇盛。千百年来,农历每月初一、十五,碧霞元君(俗称黑奶奶)神座前,络绎不绝的八方香客,顶礼膜拜。东汉楚相令狐子伯,少年避难读书于此,其称相后为酬谢藕塘父老和僧人教养之恩,于庙后山巅兴建七级浮屠,名曰"文峰塔",后人为怀念子伯而易名"令狐塔"。景色宜人的环境,令许多文人墨客驻足留连,呤诗作赋。抗日战争时期,东瀛兵燹将庙宇毁于一旦。"文化大革命"中,造反派以破"四旧"之名,于1966年8月27日下午三时许,将千年古塔用炸药炸毁。老区因此失去昔日"小延安宝塔山"的雄姿,故地重游的新四军老战士和百姓无不为之喟叹:1994年3月19日,藕塘镇党委、政府作出"重建令狐塔"决议,经过省、市、县、兄弟乡镇、单位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重建令狐塔工程于1998年5月竣工,一座高29.5米、底层直经6米的四方形七级砖塔,巍然屹立于群峰拱抱的令狐山之巅,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日,周边群众自发到令狐山上烧香许愿,人数多达十五万人,场景十分壮观,成为藕塘的一大亮点,上海、南京、滁州的游人慕名而来,观光旅游,烧香许愿,不少商家到此投资兴业,发展经济。
  (3)朗峰西涧度假村。朗峰西涧度假村的前身是是小(一)型水库——朗峰水库,该库于1956年9月新建,1957年5月竣工,面积 2100亩,库容460万立方米。水库位于藕塘镇南3公里处,优雅地躺在的崇山峻岭之间,群山环抱,碧波荡漾,湖水清澈,风光潋滟,周围松树四季长青,是人们休闲、垂钓、游玩的好去处。雨天无数雨柱园漪似倒置的雨伞,在烟霭中翩翩起舞。烟波浩淼,缥缈朦胧,泛舟垂钓,仿佛在云里雾中。雨过天晴,绿水、青山、蓝空浑然一体,澄目彤红,如画山水,赏心悦目。由于水域蜿蜒,环境优美,位置绝佳,现在人们都把朗峰水库称为朗峰湖。有诗赞曰:贡酒盈觥置绿丛,漪苍峦翠接蓝空。三千晶伞烟中乱,雨霁瑶池澄日红。位于镇东的新集水库,是小(二)型水库,面积1500亩,蓄水量为1045万方,亦山青水秀,景色宜人,是休闲、娱乐、垂钓的好去处。
2.人文情况。"藕塘"地名源于镇内一景"月下石荷"而得名。小镇东北有一口方塘,塘内满植莲藕,中间竖立一座石雕荷花,大如圆桌,亭亭玉立,形象逼真,月夜看去别有风韵。传说:石荷中藏有珠宝,使石荷能随水涨落而沉浮,神韵奇秘,引人暇思,预示干群"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之清风正气,刚正不阿。藕塘的历史可追溯到汉,距今有1800多年历史,是后汉楚相令狐子伯的发祥地,其少年时代避难读书此地一庙中,后于公元72年(东汉永平年15年)称相。618年—626年(唐武德年间),藕塘便有市井,商贾云集。民间流传着塔山娘娘、包公审乌盆、牛皋大战藕塘关等民间传说。另有明灵宫、真武庙、元封寺等古迹,后毁于兵燹。东汉楚相令狐子伯为酬谢藕塘父母和庙主的思赐,在塔子山上建造的文峰塔,毁于1966年8月"文革"中,后于1998年8月重建。现在每年三月十五日,群众自发组织令狐山庙会,烧香许愿,表达虔诚,客流量达十万人左右。
3.革命烽火。藕塘属淮南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爆发后,1939年,新四年第四支队所属八团和挺进团,进驻藕塘一带,开创抗日革命根据地。11月底,中共中央代表、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同志化名胡服,率中原局机关到达藕塘附近的江北指挥部,先后于瓦屋薛、山黄、湾杨主持召开了三次中原局会议。1944年10月,经批准成立藕塘市(县级),聂浩同志任市长、当地军民称藕塘为"小莫斯科",1948年3月,藕塘得到解放。勤劳勇敢的藕塘人民,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光辉灿烂的壮丽篇章。为追悼先烈,昭示后人。1942年,津浦路西参议会经路西地委批准,于1944年9月18日在藕塘建成"抗日烈士纪念塔"。1946年5月,二师奉命战略转移,纪念塔被国 民党军队炸毁。1964年4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拔专款,在原址重建烈士塔,塔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由原安徽省委书记张恺帆手书。1981年,安徽省民政厅和定远县人民政府拔专款,在烈士塔南面兴建"藕塘革命纪念馆",主要陈列刘少奇、谭震林、徐海东、罗炳辉等在藕塘抗战活动史料。每年清明节和"七一",合肥、南京、滁州和其他单位的党政机关及学校待组织人员到此悼念敬谒,开展教育。1996年10月30日,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同志亲临藕塘,深切缅怀革命先烈。1998年11月12日,中国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一行百余人,到此瞻仰凭吊,祭奠英灵。
4.交通情况。藕塘交通便利,连接滁州、合肥、蚌埠等地。距定远55公里,距滁州65公里,距合肥75公里,距蚌埠110公里,且全部是水泥路面,交通便捷。
5.特色产品。花生加工和生猪饲养是藕塘两大支柱产业,是皖东5万吨花生加工基地,是皖东养猪大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紧紧依靠烈士陵园、令狐山旅游风景区等2个AA级景区,大力发展旅游事业,目前旅游业已经初具规模,每年来镇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游客达15万人次。

 

忘境界(2015-05-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