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历史

家乡区县: 菏泽市牡丹区

菏泽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并且历史人文景观灿烂,尧、舜、禹、刘邦、曹操都长期在菏泽一带活动。孙膑、庄周、汜胜之、刘晏、黄巢、宋江都出生在这里,有尧王墓、百狮坊、仿山遗址等100多处名胜古迹。据史书记载,早在四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渔猎耕种,创造着古代人类文明。至今,菏泽大地仍保留着许多原始社会的历史遗迹,比较著名的有牡丹区安邱堌堆、曹县安陵堌堆、郓城县肖堌堆、东明县窦堌堆、定陶县官堌堆、鄄城县历山堌堆等等。  夏代,分属于兖、徐、豫三州。商代,境内中部有三鬷国,定陶与曹县之间有莘国,鄄城与郓城之间有顾国、黎国。西周,今境中部属曹国,东部属鲁国和茅国,西北部属卫国,南部属宋国,东南部有郜国,东北部有须句国,西南有贯国。春秋、战国时期,境内分属宋、鲁、卫国。秦,境内中部、北部属东郡,南部和东部属砀郡。汉,境内分属东郡、山阳郡、济阴郡及豫州之梁国。三国时期,境内属曹魏的兖州。西晋时,境域分属兖州济阴郡、濮阳国、高平国、东平国、陈留国和豫州梁国。东晋十六国时期,境域先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等国据有,后属东晋之济阴、濮阳、高平、北济阴郡。  南北朝初期,境内东部属刘宋,西部属北魏。公元527年(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置西兖州,济阴郡改属西兖州,州、郡同治定陶。不久,州郡同迁左城(今定陶县西力本屯一带)。公元534年(天平元年),北魏分为东、西魏,境内属东魏西兖州的济阴郡、濮阳郡。公元578年(北周武帝宣政元年),北周灭北齐,改西兖州为曹州,仍治左城,是为曹州得名之始。隋,境内中部属曹州,北部属濮州,东北部属郓州,东南部属戴州,南部属宋州。唐代,境内属河南道。五代十国时期,境域分属曹州、濮州、郓州、宋州、单州。北宋,境内初属京东路。元代属中书省。明代,境内大部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所辖的兖州府,西部和北部各有一部分,个别属京师大名府和山东布政使司所辖的东昌府。1368年(明洪武元年),因水患将曹州迁徙安陵镇(今牡丹区大黄集镇安陵集),次年又迁至盘石镇(今曹县城)。1371年(洪武四年)降曹州为曹县。1445年(明正统十年),复置曹州,领两县。1724年(清雍正二年)曹州升为直隶州。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曹州升为府,辖1州10县(濮州、菏泽县、曹县、定陶县、成武县、单县、巨野县、郓城县、范县、观城县、朝城县)。此时辖区面积略大于今菏泽市。 

guoguo(2015-05-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