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扎鲁特旗进一步强化农牧业基础地位、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牧业产业化水平,创新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机制,实现了农牧业稳步增效,农牧民持续增收,农村牧区经济快速发展。
持续加快发展高效特色种植,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该旗根据各地区农业资源与产业特点,以提高品质和效益为目标,组织引导农牧户因地制宜选择高效作物种类和品种,并加大科技指导和信息化服务力度,提高广大农民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水平。全旗新增节水高产高效农田8万亩,压减农田机电井524眼,种植高效特色作物10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17亿斤;不断推进农牧业科技创新,实施种子工程,推广农牧业实用技术,完成农牧民科技培训10万人次。围绕转变农村牧区发展方式,把绿色农畜产品作为现代农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全旗新建规模养殖场(小区)30处、肉牛和肉羊养殖专业村各20个,牧业年度家畜存栏首次突破500万大关、达到514.5万头(只、口),其中牛存栏60.6万头。
持续提升农牧业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继续深化与大牧场、蒙草抗旱、牧源、邦杰、兆君等龙头企业的合作,鼓励企业向产业链两端拓展延伸,启动建设4处大型肉牛肉羊标准化养殖基地和50万亩优质牧草基地,逐步实现从繁育养殖到加工销售全程质量安全可追溯,打造“种养加销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进一步推广“草畜一体化”、产业联盟等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模式,实现企业与农牧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建立肉牛、肉羊、杂粮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产品标准,倾力打造“扎鲁特放心牛羊肉”品牌,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依法有序推进土地和草牧场向专业大户、家庭农牧场集中流转。大力发展农村牧区经济合作组织,促进农牧户与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和外部市场有效对接。
持续推进北部牧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重点实施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牧民素质提升、现代化信息和金融扶持6项重点工程。继续加强800万亩生态草业示范区建设,实行最严格的“草畜平衡”制度。高标准打造10个牧区现代化示范嘎查,现代生态家庭牧场发展到1000个,实现75%的牧户拥有敞棚、暖棚、青贮窖、饲草料储备库的“四个一”目标,建立农畜产品电子追溯、产品信息发布、科技培训、物流信息等8大信息化平台。促进北部牧区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切实改善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北部牧区牧民人均收入力争突破5万元。
持续加快农牧业转型步伐,实现现代农牧业发展新突破。高标准建设牧区现代化示范嘎查10个,北部牧区牧民人均收入突破4万元。通过整合项目资金、金融贷款等方式筹措资金近4亿元,完成了69个嘎查村的“十个全覆盖”工程,工程进度和建设水平走在了全区前列。完成农牧民科技培训10.2万人次,新建小农户科技园58个。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成功探索出牧源“草畜一体化”、蒙草产业联盟、玛拉沁艾力合作养殖、图布信联合家庭生态牧场等多种现代农牧业发展模式,有效引领和带动了农牧民生产观念和经营方式的转变,农牧民增收致富渠道进一步拓宽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