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的历史文化

家乡区县: 广东省东源县

河源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个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客家古邑,全境五县一区皆为客家人聚居地,是目前中国大陆唯一一个纯客家的地级市。以新丰江为界,槎城划分为新老城区。老城具有1500多年的历史,而江北的新市区是1988年建市后才建起的新城。

现有新石器遗址、唐代正相塔、宋代龟峰塔、孙中山祖居(由闽入粤第一代)等历史遗迹。

河源上古属扬州南境,战国属楚之南,与岭南其他地区一样皆百越蛮荒之地。

公元前214年,秦朝就在这一带设县而治,首任县令就是后来统一岭南并被汉高祖封为南越王的赵佗,县治设在龙川县佗城镇,将岭南地区第一次纳入华夏的中央政府,河源地区就属于古龙川县、南海郡。后为南越国土,公元前111年归汉。

公元483年(南齐)从龙川县析出置河源县,属南海郡,因县北有三河之源而得名。南齐时期是为现河源城建城之始。南梁天监二年(503年)属梁化郡,隋唐属循州,南汉乾亨元年(917年)析循州分置祯州、循州,河源地区属循州。宋天禧五年(1021年)改祯州为惠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循州并入惠州,河源地区在1913年属广东省都督府潮循道,后直属广东省革命政府东江行政委员会。

邹镇远(2015-05-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