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永靖县城,总有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变化让你欣喜,总有一种活力让你振奋,总有一些经验给你启发。永靖特色资源变为核心产品和特色产业,这已成为永靖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也许是永靖山山水水的灵性给了永靖发展思路上的一种灵感和行动上的动力,黄河穿城而过形成“S”形的动感形象,以及恐龙时代恐龙留在黄河边上的那宛若巨大问号般的足印,让现代人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在这里张扬。永靖县域内的特色经济宛若一条飞龙,而打造西部休闲水乡的目标则是这条腾飞的龙首。
上世纪70年代初,胡锦涛总书记参加了刘家峡和八盘峡两座水电站的建设,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胡耀邦、李鹏、朱镕基、李瑞环、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来过甘肃的同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在今天永靖的黄河三峡。黄河三峡有幸,众多伟人留下了关爱的足迹。坐落于华夏第一窟周围的丹霞地貌炳灵石林,因势象形,岩岩成果,远远望去飞霞流火、蔚为壮观,犹如一座浩大的天然雕塑馆,被唐代名将李靖称之为“天下第一奇观”。上世纪末,在位于黄河三峡太极湖畔的恐龙湾,发掘出一亿七千万年前的恐龙足印群化石遗迹,以其规模之大、种类之多、保存之完整,堪称世界之最;黄河三峡陇上江南——太极岛是黄河中上游的自然湿地保护区,由于太极岛正处于“红山白土头,黄河向西流”的“S”大拐弯处,形成了天地合一的太极胜景。岛上有灰鹤、白鹤等38种、2万多只珍禽异鸟栖息,周围还分布着万亩百年枣林,千亩芦苇荡和数百亩荷塘;永靖傩舞戏中使用的面具是我国目前保存最早的傩舞面具,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研究价值,2007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傩文化之乡”。正是因为有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永靖发展旅游业更具有潜力,2006年,黄河三峡被评为“甘肃十大旅游景区”;2007年永靖跨入“中国县域品牌百强县”行列,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景区,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跻身“中国县域旅游品牌景区500强”。独特的区位优势、全国罕见的水电能源、星罗棋布的旅游景点、深厚的文化底蕴使永靖在发展谋划旅游业中底气十足,出手不凡。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永靖靠着风光旖旎、驰名中外的刘家峡水库这个吃不完的宝藏,将境内的炳灵峡、刘家峡、盐锅峡整合起来,打出了“黄河三峡”的品牌,全力打造中国西部休闲水乡。
循环农业撑起一片新天地
刘家峡镇的罗川是与永靖县城一水之隔的一个村,千百年来沿袭着传统的农业。然而罗川台农民怎么也想不到,近几年的种田思维方式已与传统的方式大相径庭。地方还是那个地方,而一种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工业化模式办农业、工厂化管理抓农业生产的实践,以罗川台为圆心点辐射几公里,在以名为“刘家峡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来经营农业的同时,还向游客展示现代循环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将旅游和农业相互结合,相互促进,这确实是一种点石成金之笔。在这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中已有高效节能日光温室674座共1000亩,万头、千头现代猪场各一家,配套建设的沼气池100座,发展核桃经济林1000亩。在这个示范园区,几乎一切都在循环利用,每个温室仿佛是一个大的车间,而进入车间的除了生产者外还有源源不断的观光客,他们带走的除了好心情外还有这个“车间”里生产出的农产品——“刘家峡无公害蔬菜”。比起过去种庄稼,在这个示范园区内,每亩土地的效益已是原来种小麦的15倍,每亩高效温棚纯收入达到15000元。去年,这个示范园区总产值达到1000多万元。对此园区并不满足,现在已有技术人员和部分人尝试种植名贵花卉,这里已具备了花卉生长的基础条件,只要技术普遍推广开,将来的效益会在此基础上翻一番,一亩地的收益相当于30亩小麦的收益。
事实胜于雄辩,如此好的收益让农民看到了光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作用已很明显,全县截止去年新建改造的高效节能日光温室2500座,温棚蔬菜的收入已占园区农民总收入的64%。而同样是一个镇,但因地域不同,又有水的特色,在永靖全县呈现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模式。离罗川台不远隔黄河相望的太极镇以上古城、下古城为中心的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区,与刘家峡镇比这里的温棚只有500座,但其中有田园采摘体验农趣高效温棚196座,而且还有集观光旅游、休闲餐饮为一体的旅游生态园,这种旅客满意、农家愿意、一兴俱兴的模式已在辐射周边。
畜牧渔业潜力巨大
提起永靖渔业的潜力,最主要的莫过于水域滩涂资源的优势,水是黄河三峡最显著的特色,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国家先后在这里兴建了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座大中型水电站,因三大电站而形成的炳灵湖、太极湖、毛公湖总库容量约为60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高出全国水平68倍,高出全省水平128倍,永靖是能源之都、水电之乡。境内黄河呈“S”形贯穿全县流经县域107公里,水域滩涂面积达32万亩,适宜搞水产养殖的水面达25万亩,并有湟水、洮河两条大河流经该县。这不仅是在干旱半干旱的甘肃省,甚至在整个西部地区来说,也是一种得天独厚的优势。日前开发利用的还不足6000亩(其中池塘5440亩、网箱19.5亩,利用率不足3%),尚有大面积的水域滩涂资源处于荒芜状态,亟待开发利用。永靖又是全省水产养殖大县,水产养殖面积达6000亩,年产各类鲜鱼1250吨,产值达1500多万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永靖县不仅拥有丰富的水域滩涂资源优势,还有水温气候优势。根据永靖畜牧局渔业站工作人员长期监测,4——10月份,永靖县池塘水温基本保持在15℃—35℃之间,水库水温基本保持在8℃—18℃之间,这两个变温范围恰恰分别是以黄河鲤鱼为主的温水性鱼类和以虹鳟鱼为主的冷水性鱼类最佳生长水温,这为大面积发展鲤、鲢、草等温水性鱼类和发展虹鳟、金鳟、俄罗斯鲟等冷水鱼类提供了首要条件。永靖县加大了新品种推广普及力度,采取政府补贴70%,群众自筹30%的办法,补贴资金10.2万元,引进武昌鱼、黄颡鱼、七彩鲑等名优特水产苗种12个品种、530.5万尾,孵化推广各类鱼苗160万尾,水产养殖技术在全县不同区域得以应用普及。
永靖在发展畜牧业时积极调整畜禽品种结构,推广普及科学实用技术,以科技做支撑,大力发展规模养殖,牛、羊、鸡竞相发展。去年,全县大牲畜存栏4.423万头(匹),羊存栏20.05万只,家禽存栏55.2万只,牛出栏0.20万头,羊出栏13.17万只,家禽出栏43.97万只,同时,县上积极实施“瘦肉猪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试验示范项目”,努力建设全省养猪大县。
我的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wm23.cn/1152974657long
我的梧桐子个人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14055954.html
我的新浪微博个人主页http://m.weibo.cn/?wm=5091_0026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