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县气象

家乡区县: 四川省珙县

[概况] 2009年,县气象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无所不在、无微不至”的服务思想,狠抓气象基本业务管理,拓展气象服务领域,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气象基础业务稳步运行,测报业务运行良好。地面测报错情率0.0‰,报表错情率0.0‰,自动站信息传输率99%,区域自动站传输率90%。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良好,全年故障率低于0.2%,无重大气象装备事故发生。

[气象服务] 2009年,县气象部门围绕气象工作为经济建设和农业生产服务的宗旨,全年制作发布《气象信息》、《决策服务信息》、《灾害天气警报》等气象服务信息100余份,发布气象灾害预警4次,为各级政府和决策部门提供了气象依据,提高了气象工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服务能力。

[增雨防雹工作] 2009年,全县气候变化异常,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冬干春旱连夏旱,旱情持续到6月下旬;大雨出现初日较常年偏迟30天左右;5-6月气温持续偏低,7-8月气温波动剧烈,导致局地强对流天气易发生;局地冰雹云发生频率较常年偏多且集中,从多普勒雷达监视到冰雹云达16次之多,8月15日、8月23日、8月25日连续出现风雹天气,是珙县自1956年建站有记录以来,同期相比频率最强的。3—9月,全县6个炮点抓住时机,共作业33次,用弹655发。

[主要气象要素] 2009年,全县年度平均气温18.2℃,较历年年平均气温17.6℃偏高0.6℃,年极端最高气温37.8℃,较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0.0℃偏低2.2℃;年极端最低气温1.9℃,较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9℃偏高3.8℃;年总降水量1143.6mm,较历年平均降水总降水量1154.0mm偏少1%,年日照总时数829.8小时,较历年平均日照978.3小时偏少15%。

[气温与降雨] 2009年,全县出现寒潮1次,时间为3月27日,过程降温为8.6℃。出现暴雨2次,其中1次大暴雨,分别出现在7月27日、8月28日,过程降雨量达148.2mm.10月7—13日、25—31日各出现一次秋绵雨天气。8月28日22∶00时至8月29日10∶00时,出现了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降雨量达148.2毫米。珙县巡场镇、底洞镇、下罗乡、珙泉镇等17个乡镇普遍遭受暴雨灾害袭击。此次灾害涉及1.53万户、5.37万人,因灾造成49户134间房屋受损(其中倒塌12户28间),被水淹房屋452户;农作物受灾面积达8020亩,其中水稻7000余亩;断线倒杆5300米、33根,致使巡场镇、下罗镇、上罗镇等大部分乡镇停电;损坏公路46处,造成巡观路底洞段交通一度中断;损坏塘库渠55处,滑坡塌方10余处5万余立方米。因灾造成经济损失468万元。

[天气气候综合评价] 2009,全县年度气温偏高,降水量略偏少,日照偏少。灾害性天气较多,上半年部分乡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春旱和伏旱;下半年10月7—13日、25—31日各出现一次秋绵雨天气;暴雨出现在7-8月,8月下旬部出现一次区域性暴雨,分乡镇出现了洪涝;给全县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不利的影响。

何逸(2015-05-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