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一是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集中精力开展全省第八个“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抓起,通过街头宣传、散发资料、义务打扫卫生、义务为群众咨询维修和义诊,促使道德实践活动深入人心;广泛发动群众参与道德模范评选,凝聚人心,宏扬正气。围绕全国第二届、全省第一届道德模范评选表彰,积极做好珙县市道德模范候选人的推荐工作;积极实施“好人工程”,宣传身边好人好事,营造见贤思齐、宏扬正气的社会氛围。二是精心组织实施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推进乡风文明。以“新农民、新风尚、新环境”为主题,广泛开展“建美好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以村文化活动室、文明村民学校、乡镇综合宣传文化站等为主要阵地,开展更新思想观念、树立文明意识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培训活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的新型农民。开展“以城带乡、城乡共建”活动,推动县城文明单位与农村结对帮扶,力促乡镇精神文明建设上台阶。加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示范窗口、文明生态小区、文明生态村和文明旅游风景区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四进社区”活动,努力创建新型社区。继续开展“共铸诚信”、“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三是净化社会环境,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实施“助苗行动”为载体,继续深化全县未成年人工作。利用“六一”儿童节等节日对全县儿童进行慰问。建立完善未成年人指标测评体系建设工作机制;认真组织开展全县青少年“改革开放30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珙县13人获市上表彰;着力推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开展了网吧、歌舞娱乐场所专项整治行动,共取缔“黑网吧”2家、游戏厅2家,收缴电脑、游戏机等设备26台,确保了中小学校周边200米内无网吧、600米内无彩票投注站点;开展了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整顿;开展出版物市场专项清理行动,收缴非法出版物各类书籍300余册,非法光碟3000余盘,取缔黑摊点14家,处理违法经营行为12起,处理涉案人员40余人次;开展了净化网络荧屏低俗之风行动,共清理网络、手机媒体的低俗媚俗垃圾信息1000多条,严格影视节目审查制度和节目的播出程序,清理不良广告20多条。四是大力加强市级文明县城创建。大力推进市级文明县城的创建。开展以“共建文明城市、共享文明成果”为主题,开展好“创文明城市,建美好家园”主题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继续推进重点、难点问题的专项整治,防止“回潮”;开展好全县市民文明素质培训;切实抓好文明创建和城乡洁美行动的结合。在抓好文明创建工作的同时,全力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强化工作措施,突出重点,认真督促检查,全力抓好珙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规范建筑工地20余处,清理“牛皮癣”等非法广告1万多条(处),治理农贸市场4个,规范摊位1000余个,取缔乱搭棚伞300余个,处罚教育乱停乱放车辆100余车次,清除“城中村”卫生死角300余处,清除垃圾100余吨,新设置信息广告栏400余处。成功创建为市级文明县城。五是扎实推进文明制度创建工作,强力筑牢文明创建工作基础。文明创建列入县委、县政府物质奖励。为大力推进文明县城的创建,加强督查考核,扎实推进了文明制度创建,完善了奖惩机制。制发了“文明县城创建物质奖励办法”、“小城镇建设物质奖励办法”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物质奖励办法”;以及制发了“文明县城综合执法长效机制”和“文明卫生监督岗管理办法”;设置县文明卫生监督岗,加大文明创建力度,有效遏制不文明、不卫生行为,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养成良好文明卫生习惯,提高市民卫生意识和文明素质,设置了珙县文明卫生义务监督岗60个,县委、县政府每年投入25万余元聘请文明劝导员、义务交警、卫生监督员共60人,宣传教育广大市民爱卫生、讲文明,改变不文明、不卫生的行为习惯,倡导科学文明生活方式。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