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寺位于城内清真寺街路西(慈云阁西北)。占地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是回族人民聚会、节日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1984年8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名为清真义学。初建时在路东,后因地基小,民国三年(1914年)迁至现址。该寺在建筑造型上别具一格。前面是三个花瓣型高耸拱门,门顶上镶嵌着精美的宗教图案装饰,正中为正门,西旁为边门,具有中国式的伊斯兰教特有的古老建筑风格。进门为宽敞明亮的过厅,是回民小型集会的地方。正殿为高大的三歇山顶连为一体的五进大厅,门正中悬挂清同治四年(1865年)定兴知县德成所书“遵训无差”的匾额。纵观整个建筑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庄严雄伟,恢宏大方,给人以肃穆清雅之感。 文革期间,寺内一些建筑遭破坏,设备及财物大部分毁失,回民宗教活动也被禁止。1982年,清真寺重修,并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寺内设管理委员会,有教长(阿訇)1人,主持处理日常杂务,长教1人负。
我的网络营销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caina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189080234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3189080234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