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以为宝,今人失所师——王葆心

家乡区县: 湖北省罗田县

王葆心(1869-1944)是湖北罗田人,民国时期历任湖北革命实录馆总纂、武昌师范大学教授、武汉大学教授;其间兼任湖北国学馆馆长、湖北通志馆筹备处主任、《湖北通志》总纂。
履历

王葆心(1867—1944),字季芗,号晦堂,罗田大河岸古楼冲人。自幼勤奋好学,成年入黄州经心书院读书,府考以经学第一名录取秀才,后入两湖书院深造。
清光绪十六年(1890)起,先后受聘为潜江传经书院和黄梅调梅书院、罗田义川书院院长。光绪二十九年乡试中第3名举人,拣到知县。光绪33年举贡考试名列第一,不久,调往京都就任学部总务司行走,兼图书馆编纂,后就任学部主事,并被礼部聘为礼学馆纂修。其间,因为目击清政府腐败,外侮凌逼,发愤撰《宋季淮西六寨纪事》和《圻黄四十八寨纪事》(后增订为《明季江淮七十二寨纪事》),搜遗辑铁,将宋明末季楚东人民不畏强暴和抗拒侵略的壮烈故事,整理成为眉目清豁和情节生动的史著,用以补正史缺失、宣扬民族气节、鼓舞人民抵御外侮。民国元年(1912)担任湖南省官书报局总纂,继任北京图书馆总纂。民国十一年南旋,就任湖北国学馆馆长和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及武汉大学教授。民国二十一年,及就任湖北通志馆筹备主任兼总纂。广搜博览全国志书达1400余卷,把将所载内容同有关历史地理资料查对考证,辨抄袭和证谬误、审体例、寻因革,找出其中融会贯通的脉络和体例变革的原因和切实可行的经验,撰写为《方志学发微》一书。成书前,先撰写《重修湖北通志条本》一卷问世,为当时修湖北志方案。民国二十三年至民国二十五年间,因为日本侵略军进逼华北,平津危急、为抢修湖北通志所需材料,曾2次北上,第3次在北平选抄材料时,“七七事变”发生,北平沦陷,就携带手抄稿,备历艰辛、间道返汉。是年退居罗田故里,担任罗田县志馆馆长。主纂《重修罗田县志》,并以《发挥初期异同荟笺》等著作,抒发自己对侵略者仇恨。民国三十三年,为了进一步了解宋朝末季楚东义民抗暴保乡用兵之地理形势,抱病前往天堂寨实地考察。因为过度劳累,归家半个月,卧床不起、时年77岁。
作品

王葆心治学严谨,主张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对经学、史学、文学、教育学均有研究。晚年于方志一门致力尤勤,遗著达170余种。
已刊有

《虞初文志》
《明季江淮七十二寨纪事》
《续汉口丛谈》
《重修湖北通志条仪》
《历朝经学变迁史》
《经学研究前后编》
《中国教育史》
《古文辞通义》等20余种。
未刊者有

《方志学发微》
《增补修志通则》
《采访志书条例》
《天完志略》
《江汉献征录》
《湖北特征长编》及合纂的《湖北文征》等100余种。
建国后,董必武多次指示有关方面搜集、保存、整理和出版其遗著。罗田县人民政府重修王葆心墓,国家副主席董必武亲笔题“楚国以为宝,今人失所师”二语、以表墓门、湖北省文史研究馆为其撰文立碑纪念。
其他

著名爱国学者方志学家《王葆心传》出版。
我国著名爱国学者、方志学家王葆心的传记《王葆心传》日前由崇文书局、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正式出版发行。
该书作者叶贤恩为湖北鄂州市委退休干部,他历经数年、不辞辛苦,对王葆心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的一生进行了详细研究,传记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王葆心从家庭到社会、从童年到老年真实的一生,包括其家庭身世、读书学习、教学科研、著书立说、为人处世等等各个方面的故事和传说。叶贤恩先生认为王的治学方法有许多过人之处,主要是"始于条理,终于贯通;始于剖析门户,终于不分门户",其传记一出版即受到海内外一致好评。
中国社科院、湖北省博物馆、图书馆等单位的专家一致认为,王葆心生前对经学、史学、方志学、教育学、文学的研究在我国均有重要成就,他的遗著共有170余种,其中如《方志学发微》一书,被评论为我国方志学著作的"冠军"。
王葆心先生逝世后,湖北省文史馆代撰墓志铭,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董必武亲书"楚国以为宝,今人失所师"一联以表其墓门。
此间专家评论,王葆心治学严谨,主张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已发表的著作有《虞初文志》、《明季江淮七十二寨纪事》、《续汉口丛谈》、《重修湖北通志条仪》、《历朝经学变迁史》、《经学研究前后编》、《中国教育史》、《古文辞通义》等20余种。未刊者有《方志学发微》和《增补修志通则》、《采访志书条例》、《天完志略》、《江汉献征录》、《湖北特征长编》及合纂《湖北文征》等100余种。
转自:2009-09-03《新华网湖北频道》方政军
代表作

《续汉口丛谈》
《再续汉口丛谈》
《虞初文志》
《明季江淮七十二寨纪事》
《古文辞通义》
《重修湖北通志条仪》
《历朝经学变迁史》
《经学研究前后编》
《湖北革命实录》
《中国教育史》

我的梧桐子网址:http://www.wutongzi.com/uc/53464916.html

我的能力秀网址:http://wm23.cn/jiajiaer

朱益(2015-05-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