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汪海洋(1830~1866),安徽全椒人,民间传为全椒城西南程家市人,太平天国后期名将。他原系石达开的部将,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天京事变后石达开出走,汪海洋随之转战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广西等地。咸丰十年,在广西与彭大顺、童容海等各率所部脱离石达开。咸丰十一年八月,在江西遇见忠王李秀成时,还有20余万人,洪秀全嘉奖这支军队,命名为“扶朝天军”。汪海洋到江西后,即隶属李秀成,随其入浙江、克杭州、守余杭、军功卓著被晋封为康王。
率部归朝 原系石达开部将,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天京事变后石达开出走,汪海洋随之转战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广西等地。
咸丰十年,在广西与彭大顺、童容海等各率所部脱离石达开。咸丰十一年八月,在江西遇见忠王李秀成时,还有20余万人,洪秀全嘉奖这支军队,命名为“扶朝天军”。汪海洋到江西后,即隶属李秀成,随其入浙江、克杭州、守余杭、军功卓著被晋封为康王。
南征北战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八月,李秀成经营的一度兴旺的江浙局面处于颓势。其时,清军紧逼杭州,并分兵进攻余杭。担任余杭军务的汪海洋与杭州守将听王陈炳文连营40里以拒之。十一月,清闽浙总督左宗棠来余杭督战,命令将领蓝益澧、杨昌浚、黄少春领兵13000攻余杭城,被太平军击退。年底,大雪不止,汪海洋坚壁不动。清军见天气不利,急谋攻陷太平军五道关卡。第二日,又急攻太平军主阵地——位于余杭城北的林清堰。汪海洋得知,先伏兵于横港截击清军。清军前队深入,后军随之不能止,伏兵四起,前后夹击,大败清军。清军不敢再逼余杭。
同治三年二月,杭州陷落,余杭孤掌难鸣。汪海洋被迫率部弃城东走,自湖州走安徽入江西,出入广东与江西交界地区。七月,天京失陷后,江海洋以全军隶属侍王李世贤。李命令汪海洋屯兵长汀、连城、上杭三地交界的南阳乡以为犄角。
同治四年正月,清将刘典攻南阳乡,与太平军战于马洋洞,汪海洋率部打败来犯之敌,追至新泉。汪海洋自率身穿黄白号衣的军队2万列阵于田间,刘典领亲兵拼死顽抗。这时,清援军赶到,太平军被迫退至西岸,过河时,淹死多人,汪海洋几乎被俘,部下拚死救至越山。
战死疆场:十六日(公历2月30日),汪海洋忽然决定“破釜沉舟”与围城清军决一死战,分兵三路冲出,湘军主力刘典部全力抵挡,太平军前仆后继,英勇奋战,鲜血染红了道路和溪涧。但由于作战计划事先已由叛徒走泄,刘典从叛将丁太阳处得知汪海洋每战必身先士卒的内情,命丁带领清军设置枪炮侧击。当汪海洋率军冲至,丁太阳督军,“枪炮齐施,子如雨注”,汪海洋不幸中弹身亡。太平军战死者无数,清军弃尸河中,总计不少于3000具,蔽江而下,整整五天尚未流尽。李世贤之后,汪海洋是当时唯一能够统辖全军的将领,他的牺牲加速了太平军余部的覆灭。
人物生平:汪海洋,乳名二虎,1830年(道光十年)诞生在安徽省全椒县程家市乡卜集境内大汪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汪海洋诞生时,延续二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已是风烛残年,火亘赫一时的清帝国也已日之将夕。汪海洋诞生后的第10年,即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因战败支付给英国的赔款、巨额军费以及战后鸦片之泛滥成为公害,更使“国家濒于破产,大批居民赤贫如洗”。因此,以阶级矛盾为核心、以官民矛盾为焦点的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地尖锐起来,一场公开而激烈的全国规模的阶级斗争,已不可避免。……
人物传记:汪海洋诨名二虎,安徽全椒人,世业农,幼好技击,尝从僧人习武,能举石磴运转如飞,三五人不能敌。及长,家业渐荡,亡命江湖,或曰,尝因睚眦戮一富绅,与其弟海林,友人胡永祥、刘天祥等落草定远山。癸好三年,太平军至和州,海洋偕同伴投之,隶国宗石镇吉麾下。海洋骁勇敢战,每临阵,奋不顾身,尝格杀清游击一员,夺其佩剑,以功封旅帅。丁巳七年冬,从翼王远征,隶武卫军宰辅蔡次贤节度,官至武卫军左旗总领。从翼王在广西,翼殿将士从翼王远征者,多怀功名之望,而翼王以忠义自矢,虽勉从物情,加诸将官爵有差,而自署衔“真天命太平天国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不改,诸将既失从龙之望,复睹粤西荒残,强敌环伺,多不自安,相率出走,初夏,蔡次贤亦谋东归,事泄,为元宰张遂谋所杀,所部正统戎张志公、统戎鲁子宏等率余部东走,而海洋从焉。七月,右一旗大军略扩天燕彭大顺、观天燕童容海、精忠大柱国孝天豫朱衣点亦辞翼王东归,与志功等合。旋分三路,海洋从志公等西上永宁。头目卫辉应先降于清广西巡抚刘长佑,八月初一日,张志公、鲁子宏及内五旗大军略睹天豫郑忠林等万余人次第降,海洋独不肯降,十三日,督所部出龙虎关,道永明,至道州、江华境,与先已东归者傅忠信、谭体元合,清湖南巡抚骆秉章遣副将周达武、李金旸、王永章邀之,战方酣,头目陈安升挟四千人临阵降,众大溃,东走入赣。十月,自铅山河口分走广信、广丰、贵溪、安仁,廿八日,克德兴,卅日,道广丰、玉山东入浙。十一月初四日,攻玉山、常山,适忠王李秀成大军西征返,遂投隶麾下。辛酉十一年十一月十九日,从忠王克杭州,奉令与陈炳文、童容海留守,封浙江省天军大佐将。海洋新进,官爵卑,而御军严整,凛然若不可犯,是故清人深畏之,目为劲敌,每语及之,辄曰“胜不遽追,败不遽走”八字,积功,升主将、朝将,移屯富阳县,受听王陈炳文节制。壬戌十二年春,清左宗棠楚军犯浙,宁波、金花诸郡县次第沦陷,癸开十三年二月初五日,桐庐陷,杭城上游,要害俱失。未几,刘典入富阳境,蒋益澧陷临浦义桥,富阳、杭州告急。海洋舍城外散垒,厚集兵力于县城及诸险要,时出奇兵以挠敌,蒋益澧亲督所部,自春至秋,更番攻围新城、富阳诸垒,海洋誓众死守,岿然不动,益澧麾下骁将总兵熊建益当先扑垒,为守军洋枪洞穿小腹,登时毙命,一军为之气夺。宗棠以富阳杭州门户,而旷日持久,终不能下,八月,调法兰西总兵洋将德克碑常捷军千五百人助战,德克碑以洋炮轰塌富阳城垣,海洋等不能堵御,初八日,退余杭,与杭州听王陈炳文、归王邓光明为倚角固守,宗棠等累攻不能下,乃变计蚕食周遭诸县,至甲子十四年春,平湖、乍浦、海盐、海宁、桐乡、嘉兴诸郡县次第陷,杭州、余杭四境皆敌,势益孤,蒋益澧、高连升等围杭州,康国器、罗大春等攻余杭,海洋等舍死不退,屡挫敌锋,宗棠久攻不下,乃仍师富阳故伎,令常捷军以洋炮轰之。二月十八日夜,海洋弃余杭溃围出,合听王东北走德清、武康,沿途清将朱明亮、张声恒,总兵罗大春等叠邀击于瓶窑等处,海洋、听王等死伤枕藉。去岁十月,康王汪安钧叛降于苏州,未几,天王以康王爵转封海洋,时王爵虽滥觞,而大员典兵在外而膺此者无几,海洋以皖人开府,一军荣之。……汪海洋后为捻军首领,而后战死于嘉应州。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