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环境,既是生活环境,也是发展环境,抓城乡环境治理,就是抓发展,就是抓民生福祉。
2013年,我区积极主动回应群众呼声,打响城市管理转型升级的攻坚战,紧紧围绕“把环境做美”这一目标,按照“畅、洁、美”的标准和“严、细、精”的要求,创新思路,贯彻落实好“大城市、细管理”理念,管出一个出行“畅”通,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的新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美舒适的宜人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城市形象,推进了“六个新都”的建设。
跨越·讲述
新都街道居民刘明惠:
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
我在新都生活60 年了,这几年的变化是最大的。就从我们每天都要走的路来说,不管是我们家门前的这条桂东路,还是别的已经改造好的和正在改造的道路,变化都很大,确实是提升了新都的整体环境,我们老百姓都很舒心。
今年政府做的十大民生工程,非常实在,不仅道路改好了,绿化带增加了,还有小公交的开通,老旧院落的改造等等,这一件件的事都办到了我们老百姓的心坎里。现在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了。
跨越·辉煌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Here is verybeautiful,especially inautumn here. (这里很漂亮,尤其是这里秋天的味道)”来自美国的杰瑞讲道。杰瑞抱着自己一岁大的儿子,正准备和妻子陈媛媛顺着马超东路溜达回家。
“三年前他和我回来过一次,这次主要是带孩子回来看看外公外婆。他和孩子非常喜欢这里,尤其是这里的桂花香。”陈媛媛讲道。“我觉得新都的变化很大,这几年新城区不但建设得非常漂亮,规划也很好,每个细节也做得很好。”
走进一座城市,认识一座城市,都从道路开始,道路质量直接关乎城市形象。美丽的街景与一座城市息息相关,美丽的街景也体现着一座城市的管理水平,在今年九月“四川最美街景”的网络评选活动中,马超东路以绝对优势位居四川最美街景榜首,这正是我区创新管理机制,推动城市转型升级,以“严精细”的管理,让城市“畅洁美”的具体体现。
马超东路作为新城区东西方向的主要通道,首先开启了我区道路改造的序幕。
今年,我区实施街道综合整治工程,对东街、南街、西街、北街、新中路、上升街、状元街、湖滨路、新加坡商业街进行市容环境提升。预计春节前完成新加坡商业街以外8条街的市政设施、环卫设施、交安设施和公交设施的综合整治。
此外,还实施园林绿化环境整治工程,开展植物整形、绿化带降土和冲洗降尘专项整治;注重市政园林设施维修,各类设施完好率达95%以上;完成滨河路650米立体绿化示范及蜀龙路、马超路、市政广场等重要点位的绿化景观提升示范,增摆鲜花约13500 平米。实施景观照明管理,全年,检修路灯11520 盏,抢修线路故障63 次;完成17000 根路灯灯杆、交通标识杆喷氟碳漆工作;完成福音巷、桑园巷和五龙路等背街小巷120套路灯安装,完成城区路灯远程监控系统升级改造。
城市管理“精细化”
“我们指挥中心人员通过天网监控发现街面存在问题后,及时呼叫街面城管人员前去处理。另外我们还派了10 余名城管监督员对市容市貌进行监督,在街面发现问题后,及时通过城管通向指挥中心上报问题案件,指挥中心收到信息后,及时发送指令让相关责任部门进行处理。”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副主任叶娅玲介绍道。
今年,数字化城管中心不断优化数字化城管系统,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数字城管”作为新的模式实现了城市管理监督从“粗放型”到“精细化”的飞跃。
截止11 月中旬,数字化城管系统共立案受理城市管理问题8603 件,96110 回复问题196 件。完成三河、新繁、斑竹园共计6.5 平方公里的街镇数据普查工作,推动数字化城管工作向街镇延伸。
“明年我们将实施主城区第二期三维数字化30 个平方公里数字化城管的基础数据的普查,明年6月底之前要完成这项工作。”区城管局局长晋鸿讲道。
2014 年,除了数字化城管基础数据普查工程外,在“创新新都”工作方面,城管局还将不断提升体制机制建设,全面落实大城市细管理和“六个新都”中的“创新新都”的要求,在大丰街办和新繁镇分别设立城市管理分局,同时从城管、公安、工商、交通、食药、环保、建设、广新、规划等单位抽调行政执法和协管人员组成城市管理联合执法大队,以达到高效、高质量的管理。
此外,抓紧桂花种植应用工程,明年还将实现城区内拥有上万株桂花,力争让新都成为西南一流的桂花品赏之地,全国知名的桂花品览圣地。在今年第一期的基础上编制明年的第二期桂花的种植方案。
跨越·数字
2013年,全区共立案受理城市管理问题8603 件。对辖区范围内180辆运渣车安装GPS定位管理系统。利用数字化平台,问题发现率在95%以上。96110、96198热线问题回复率100%。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