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在发展道路上存在的问题

家乡区县: 乌兰察布集宁区

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种薯生产基础条件薄弱,有待进一步提高

        马铃薯种薯繁育要经过茎尖脱毒-组织培养试管苗-温室繁育-原种生产-一级种薯-二级种薯多个环节,操作规程严,基地设施建设投资大,生产成本高,对环境条件要求高。近年来,虽在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建起了组培室、标准温室、网室、喷灌圈等,一些良种繁育基础设施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还不够健全,还有相当部分种薯生产条件和脱毒设施依然比较简陋和缺乏,如必须的病毒检测、种薯气调库等还没有配套。虽然脱毒马铃薯综合技术推广速度较快,但生产脱毒种薯相应的配套设施和规范操作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2、单产水平低,影响了增产增收潜力的发挥

        1961-2004年的44年间,我国马铃薯的单产平均仅为0.78吨/亩,低于世界单产平均水平0.98吨/亩和亚洲单产0.87吨的水平,相当于单产较高国家荷兰的约1/3。2004年,我国马铃薯单产为1.1吨/亩,乌兰察布市仅为1吨,是单产最高的国家新西兰的33.54%,为荷兰的36.44%。造成产量低的原因主要是种薯推广应用少。目前,我国的脱毒种薯应用面积每年约占全国马铃薯面积的30%左右,乌兰察布市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种薯推广应用过慢,既有农民嫌种子太贵,不积极采用的问题,也有未检种薯增产不明显的影响,导致大多数马铃薯栽培仍采用原始的传统留种方式,这严重影响了马铃薯产量潜力的正常发挥;其次是投入不足。我市地处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低,随之相伴的在土地上的投入不足,影响了农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第三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科研进展缓慢。由于地方财政紧张,导致科技投入不足,育种和引种工作没能及时跟上,造成马铃薯品种更新慢,适宜加工和外销的优质品种应用比率低,加工专用品种种植面积小,效益增加缓慢。

        3、脱毒种薯质量检测体系不健全

        由于我国目前脱毒种薯检测体系不健全,制度不完善,当地检验方法和手段落后,缺乏有竞争优势的品牌,再加上参加马铃薯种薯生产与经营的单位与个人各种各样,良莠不齐,使一部分未经检测的薯种进入种子市场。乱繁滥制种薯现象的普遍存在,造成不合格种薯用于生产,对农民增产增收带来不利影响。

        4、种薯储窖建设标准不高

        尽管乌兰察布市马铃薯储窖具有一定数量,但建设标准不高,在储贮过程中由于温室湿度控制不好,导致烂窖率较高(10-15%),造成很大损失。特别是对种薯影响更大,由于储存条件不好,导致种薯内部结构发生变化,造成出苗率低、产量下降、品质下降。

wuting(2015-05-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