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地区在西周至战国时期,属于肃慎国之部。肃慎变为息慎、稷慎 ,是最早见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的居住在东北黑龙江、松花江两岸的古老居民,是的先世满族的远祖。境内滚兔岭、炮台山古城、友谊县成富乡风林村石城遗址、风岗镇兴山古代遗址群等地出士的陶罐、陶片、石器证明,此地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进入氏族社会,以渔猎为主,是慎的先民。到了汉晋时期,慎易称挹娄;南北朝时称勿吉;隋时改为;郎中时为渤海怀府所辖;辽代属女真五国之越里吉国;金代属上京路下辖之胡里改路管辖;明代属奴儿干都司弗捍卫。 清初,为盛京将军和清迁双重统治下的宁古塔昂邦章京汉其都 统辖境;1732年为三姓副都统治下。从1736年以后的120多年的时间里,清政府对此地区实行“封禁”政策,严禁八旗人外各族人民进入这片“龙兴之地”,致使这里长期人烟稀少得不到开发发展。1905年设依兰府,此地均为其所辖。1907年改设吉林行省,在临江设州,此地均为其所辖。1909临江改为临江府,下置富锦县,本地为富锦县管辖。1913年1月23日,民国政府实行省道、县制,本地归吉林省依兰道富锦县管辖宝清于1916年设县,变属吉林省依兰道。
开发阶段双鸭山开发历史较短。现已发现有记载双鸭山开发史较早的档案资料是1914年富锦县行政公署代理知事陆迈可吉林省行政公署呈送的100号文件,内称在七星砬子东南发现煤矿,到1928年前后,当地农民在獾子洞发现露头煤的消息传开后,有几个 从抚顺到集贤一带的煤矿工人合伙开了一个水平井之后,富锦县大地主段有人来岭东开矿,起名富安矿;1929年桦川县大地主景来岭西开矿,起名富桦矿;依兰县地主杨朋山又在小岭西一带建起了兴安矿。由此,揭开了双鸭山煤炭开发史。
“九·一八”事变后,为“满洲帝国”于1934年3月1日成立,并于同年10月将东北划为14个省、一具特区、两个特别市。分区域归三江省。1943年日寇强行霸占双鸭山三个煤矿,成立了富锦矿业所。
解放以后,1945年“八·一五”东北光复后,11月21日,合江省政府成立。1946年6月,合江省设集贤县;1947年成立矿务局时,双鸭山市,以市区北部的一对形似“卧鸭子”的山峰得名。设立行政建制时沿用此称。原为集贤县境内的双鸭山矿区。为适应煤炭生产发展的需要,1953年12月19日,东北行政委员会根据松江省政府的报告批复,“准设相当县级的矿区人民政府”,由省直接领导。1954年7月1日,双鸭山矿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矿区管辖范围包括尖山子、岭东、岭西3个地区,总人口4.6万人。1956年5月25日,国务院决定,撤销双鸭山矿区,设立双鸭山市,以原双鸭山矿区管辖范围为双鸭山市的行政区域,全市人口已达8.36万人。由省直辖。1957年将集贤县的公立、双河等6个自然屯和瓮泉乡全部划归双鸭山市。1958年8月,将双鸭山市划归合江地区管辖。1960年4月2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集贤县,设置友谊县,将原集贤县的西部地区划归双鸭山市管辖。1962年10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友谊县,恢复集贤县,将原集贤县划入双鸭山市的行政区域划归集贤县。1966年 2月8日,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双鸭山市升为地级市,由省直辖。1980年4月15日,省政府批准,同意双鸭山市设立尖山、岭东、岭西、四方台、宝山5个区(均为县级)。1987年11月6日,国务院批准,将佳木斯市管辖的集贤县划归双鸭山市领导;将双鸭山市的岭东、岭西2区合并为岭东区。同年12月4日,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友谊县所属的七星镇划归双鸭山市管辖。1991年2月1日,国务院批准,将宝清县、友谊县划归双鸭山市领导,同年4月1日正式改变隶属关系。
1992年,双鸭山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完达山脉北麓。煤炭城市。西北、东北与集贤县、友谊县毗邻,东南与宝清县接壤,西南与桦南县相连。全市总面积1614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54平方千米。双鸭山市共辖尖山、岭东、四方台、宝山4个市辖区,领导集贤、友谊、宝清3个县。19 92年末全市(不含辖县)总人口49.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9.8万人;少数民族有满、蒙古、朝鲜、回族等。市政府驻地尖山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