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记载了一些历史名人
巴郡的名人,道德高尚、为人仁义、修养深厚、政治干练,像洛下闳、任文公、冯鸿卿、庞宣、孟玄、文和、赵温柔、龚叔侯、杨文义等,美名远扬,足可垂范后世,他们的动人事迹说也说不完。这里,介绍几个《巴志》记载的历史名人:
第一个历史名人范目。汉高祖灭掉秦朝,被项羽封为汉王,统治巴蜀。阆中人范目在当地很有威望,而且颇有眼光。他看出刘邦有统一全国的野心和能力,就游说汉高祖,说愿意为高祖招募巴人替高祖扫平天下。刘邦率军平定三秦后,封范目为长安建章乡侯。高祖打算讨伐关东(函谷关以东地区),而巴人都想回故乡。高祖表彰了他们的功绩却难改变他们的主意,所以就允许他们回到巴地。高祖对范目说:“富贵了如果不回到故乡,就好比穿着华丽的衣服在夜里行走一样。”于是就把范目重新封为阆中慈凫乡侯,范目坚决推辞。高祖就再次封范目为渡沔侯。所以后世这样说:“三秦灭亡了,范目被封了三个侯。”高祖又接着免除了巴人卢、朴、昝、鄂、庹、夕、龚七姓的贡赋。
第二个历史人物谯玄。谯玄在西汉成帝与哀帝时在朝为官,做谏议大夫,多次向皇帝进谏忠言。后来,王莽篡汉,谯君黄既不侍奉王莽,也不为割据巴蜀的军阀公孙述效力。公孙述很生气,派人给谯君黄送毒酒,恐吓他。谯玄笑着说:“我难道不知道这是毒酒吗?”谯玄的儿子谯瑛向公孙述缴纳了八百万钱才使谯君黄免除一死。后来,巴人作诗称赞说:“刚正不阿的士人,恪守道德很坚贞,面对暴戾不贪生,美名万古传。”
第三个历史人物陈禅。陈禅曾做过西汉安帝时的司隶校尉。陈纪山为人严肃正直。西边的国家曾向汉朝进贡表演杂技、魔术的人,在朝廷上表演,皇帝和大臣们一起观看取乐,唯独陈陈禅一人不看。京师的人们都称赞陈禅的行为。巴人作歌赞扬道:“盖房子要用直木作大梁,国人要以正直作为真实的品格。淫邪的歌舞不睁眼,行为不端的事不要做。远离奸邪与不轨,理义要教给人民。”
第四个历史名人严遵。严遵是巴国人,任扬州刺史,爱民如子,施民以恩惠,当他任期满需要迁往它处时,扬州的官吏与老百姓都堵住路,拽住他的车辕,挽留他。所以,朝廷就下诏令他继续留任。严遵在扬州做了十八年的官。他死后,老百姓像死了自己的亲生父母般伤心。扬州的人民推举出来参加送葬的人很多,他们捐赠的钱有上百万,打算用这些钱来赡养严遵的家人。严遵的儿子在徐州做刺史,他坚决不要这些钱。扬州府派出的送葬官吏名叫义崇,他不忍心把这些钱再拿回去,便买了很多食物在大路边赠送给过往的旅客。巴郡太守汝南人应季先认为这是件好事而作诗称赞它“西边的嘉陵江哟,严君惠民似水深。君子的仁爱情怀,视百姓若父母。严君遗范,光照千秋。”
第五个历史人物吴资。吴资为巴郡太守。他执政期间巴郡连续数年五谷丰登。巴郡的人民歌颂他:“晨风习习哟,及时雨滋润禾苗。好太守体恤农事,百姓富裕又快乐。”等到吴资任满离去时,巴郡的人民很想念他,又说道:“太守已离我们远行,百姓惆怅且徘徊。他的恩泽实难忘,心中永远纪念他。”
第六个历史人物李盛。东汉末年,政治黑暗,纲纪废弛,各地牧守割据,混战不休。而人民渴望国家太平,过上安定的生活,于是,作诗说道:“混浊沼泽中的鱼儿,游进清澈的溪流中。百姓生活在乱世,盼望有贤人来治理。”这时,李盛为巴郡太守。李盛很贪财,对人民收税很重。巴郡人民讽刺说道:“看门狗啊大声地叫,当有官吏在敲门。穿上衣服出门来,果是官吏来收税。家中实无钱,可否一展期?吏怒声不止,愁煞小百姓。转身家中苦寻觅,家徒四壁哪有钱。欲从邻居借,贫病一如洗。钱呀钱,何其难求,使我忧虑和憔悴。”
概言之,了解巴文化,必须读《华阳国志》,至少要通读《《华阳国志》中的第一卷《巴志》。目前,这些《志》的古本在世极少,很难买到。最近,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重庆沙磁文化促进会选编的《重庆地域历史文献》一书,该书为“影印”本,很多原文没有标点,难读,但也可解决无籍可读之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