宕昌县第一中学

家乡区县: 甘肃省宕昌县

宕昌县第一中学 - 规模


    宕昌一中是我高中时的母校,现有教学班50个,学生2800人,教职工175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42人,省级骨干教师5人,外籍英语教师1人,学历合格率65%。学校具有各类实验室8个,多媒体演播厅和学生微机室(120台)2个,电子备课室、语音室、美术室、体育练功房各1个,闭路音视频系统、远程教育网、校园广播各1套
宕昌县第一中学 - 成绩
    宕昌一中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人民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努力践行“厚德、博学、励志、笃行”的校训,以“提质量、抓建设,求发展”

    认真落实“校长包级、全员聘用、强化考核、严明奖罚”的管理措施,管理与建设并举,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的一致好评。2007年,高考综合质量评比名列全市第一名,80%的指标进入全市前三位。先后荣获宕昌县“先进学校”称号、宕昌县“教育教学质量奖”、陇南市“普通高中高考综合质量考评一等奖”和“完成任务奖”。
2008年重点上线89人,二本以上上线257人,都比去年增长了3倍,提前批和第一批录取117人,第二批录取161人,高职以上共录取663人,录取率达到76.2%。文理科8项单科成绩评比有7科居全市前三名,成绩增幅居全市一中之首。2008年,宕昌一中再次荣获“教育教学质量奖”。2009年全市就先一种综合评比第三名。2010年高考二本以上上线136人,比上年净增55人,增长率68%,其中文科为82%,理科62%。有望继续保持全市一中前三名。
宕昌县第一中学 - 管理

    打破常规,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和实行了一套符合本校实际行之有效的三维一体的管理网络。在学校行政体系中实行“领导包级负责制”主导的年级组管理机制,即:三位副校长各包一个年级,全盘负责本年级的教育教学管理;在教研教改工作中确立以教导处为龙头,以教研组为主体,以年级学科小组为单位的机制。在学生管理上实行政教处--团委学生会--值周检查小组--班主任四级联动机制。这三个管理机制无缝对接,使学校各部门联成一个整体,交互配合,上下联动,职责明确,点面结合,工作无死角,管理无盲区。
狠抓教育教学管理,打造质量校园
1、培优补差,因类施教,保证学生大面积提高。
2、狠抓考风考纪,以考风促学风、促教风,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3、实行“目标管理奖罚制”。
经过四年多的基础打造,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赢得了全社会的普遍赞誉和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宕昌县第一中学 - 校园

    宕昌一中狠抓师德培养,以师德带生德,多年来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把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贯穿到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中去,促进双德并行发展。要求老师在着装和言行上给学生带好头,坚决禁止对学生施以暴力和污言秽语以及各种形式的处罚。
历年十分重视新生入学教育,提倡整洁朴素的仪容和高雅的言行,教育学生文明乘车,主动让座,爱护城市设施,做文明市民。使学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律意识,具备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了良好的道德氛围。

开展多彩活动,营造文化校园
    为了更进一步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学校每学期都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学科竞赛活动,把学生融入到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文化生活中来。学校还出版了校报《宕昌一中报》、校刊《新校园》、《教师论文集》、《教学简报》、《团学简报》等五份报刊,师生踊跃投稿,争相传阅,在校内外产生了良好的效应。学校在楼厅和文化长廊贴挂高考金榜和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光荣榜,表彰先进,激励后进,努力营造争先创优、比学赶帮的进取氛围,产生了非常热烈的效应。
精心构思谋划,建设美丽校园宕昌一中开发资金困难,发动全校师生群策群力,大搞校园建设。相继修建了花园草坪、雕塑假山、校园广播、文化长廊景观灯。

    同时学校狠抓环境卫生工作,日检查,周评比,环境始终保持干净整洁。经过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教学条件大为改善。
积极行动,狠抓落实,建设示范校园
    宕昌一中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优化发展环境活动中,狠抓落实,讲求实效,取得了显着成果:完成了校园建设、校本课题开发、教研教改和教学质量中长期规划,争取到千万元以上大项目三个,学校被确定为省级科学发展示范点,目前创建活动各项工作已全面启动。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正在进行,建设校园文化长廊480平方米,制作文化宣传牌200块,修整了花园草坪,帮助212国道沿线村镇布设文化长廊120 平方米,出动师生800多人次上街打扫城区环境。这些工作都走在了全县前列,成为全县的先进典型和全县教育系统的示范学校。

逸之灵雪(2014-05-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