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菜,古称菹(zū), 《周礼》中就有其大名。北魏的《齐民要术》,更是详细介绍了我们的祖先用白菜(古称菘)等原料腌渍酸菜的多种方法。
制作酸菜的初衷是为了延长蔬菜保存期限。在《诗经》中有“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的描述,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菹菜者,酸菜也”,即类似今天的酸菜,由此可见,中国酸菜的历史颇为悠久。
酸菜在我们的饮食中可以是开胃小菜、下饭菜,也可以作为调味料来制作菜肴,可分为东北酸菜、四川酸菜、贵州酸菜、云南富源酸菜等,不同地区的酸菜口味风格也不尽相同。老百姓常说的“酸菜”一般指的是所有青菜或白菜所做的所有种类酸菜的总称。
过去,东北人的家里有两样东西不可缺少:一是酸菜缸,二是腌酸菜用的大石头。贫苦人家如此,豪门富户也如此。从前没有反季节的大棚作物,人们为了在冬天吃到绿色蔬菜而发明了腌酸菜这种冬贮大白菜的方法。当年张作霖的大帅府配有七八口酸菜缸,可往往还是不够吃。张大帅的儿子,亦即张学良的弟弟张学思少将,官拜解放军海军参谋长,文革时遭迫害,弥留之际,最想吃的就是酸菜。
东北酸菜的原料,就是当地人习以为常的大白菜。腌酸菜时,首先要挑好白菜,然后摘去残根烂叶、大叶黄叶,在太阳底下晒几天,用清水洗净后,再一棵棵、一层层地在大缸里摆放整齐,菜顶压一个大石头后,加入生水或者凉白开(最好是凉白开)浸腌起来,密封存放,在寒冷的环境中让菜慢慢紧缩,发酵,三十天以后便大功告成。赶上降温,便要透过冰碴从缸中取出酸菜。这种方法叫生腌,还有一种熟腌,所需要的时间要短一些。先烧一锅开水,把洗净的白菜放在锅里烫一下,放凉后再压进缸里,这样腌30天后就能炖熟食用了。
酸菜是东北人的最爱,而自家腌酸菜的已经很少了。那么如何选购酸菜呢?下面为大家提供以下几点作为参考。
优质酸菜颜色自然,叶呈淡黄色至深黄褐色,帮呈半透明的白色至深黄色,短期暴露在空气中或真空包装后货架期期间经过光照后颜色会慢慢变灰暗,这一变化不影响酸菜的其他品质。经染色、漂白处理的酸菜,颜色整体特别黄亮,短期暴露空气中或真空包装后货架期期间经长期光照后不易变色。购买时注意看生产日期,优质酸菜刚生产出来时颜色鲜黄,超过生产日期一个月以上的酸菜产品如果整体色泽过于鲜艳,就可能添加了亚硫酸盐类等防腐剂,亚硫酸盐类极易氧化,不断释放出二氧化硫漂白酸菜。
优质酸菜闻起来有自然的酸味及发酵香气,无异味。经超标防腐剂处理的酸菜闻起来无酸菜的香气,有辛辣及窒息性气味并且可强烈刺激眼睛;发酵异常的酸菜有令人不愉快的味道。
品尝靠近酸菜心的部位,优质酸菜尝起来酸脆鲜嫩,风味纯正,嚼几下一直酸。劣质酸菜嚼几下就不酸了,风味不佳。超标添加防腐剂会使酸菜产生涩味等异味。
用手掐,应有韧感,如绵软、发粘说明己腐烂,不能选用
用水投洗、浸泡腌浸好的酸菜,依然有酸味,而醋酸兑制的酸菜,酸度迅速下降,品感不佳。
另外,慎购散酸菜,因为散酸菜无“QS”标志因而来源不明,同时在运输、销售过程中二次污染严重;购买酸菜认准包装袋上所有标识均准确规范的产品,尽可能去大型商超购买口碑好的正规企业生产的产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