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的陕西美食-牛羊肉泡馍

家乡区县: 陕西省永寿县

  在陕西,提起牛羊肉泡馍,妇孺皆知。当地人视为美食,久食不厌;外来游客莫不争先品尝,以饱口福。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用其招待国际友人,也深受好评。牛羊肉泡馍已成为陕西传统风味小吃的"总代表"。经营网点遍布陕西城乡各地。传统的牛羊肉泡馍,首推古城西安。西安的牛羊肉泡馍,讲究工艺、烹制精细,火候到家,肉烂汤浓,料重味醇,馍筋光润,绵韧适口,肥而不腻,营养丰富,且具有食疗滋补作用。

  羊肉泡馍是别具一格的秦地文化,以独特的风味引得各地大众的喜爱。素有“天下第一碗”之美称。“牛羊肉泡馍”,即牛肉和羊肉一块熬汤来泡馍,这在陕西、甘肃一带最为流行,尤其在西安,简直就同美国的熟食快餐一样普受欢迎。其做法很简单,大锅的牛羊肉,连汤带卤热呼呼的,香喷喷的,真能叫人闻香下马,知味停车。馍是实面锅盔,很硬,叫一碗牛羊肉汤,然后称上所需的馍,撕开往汤里一泡,真是汤浓味厚,香气四溢。据说英国的蒙哥马利元帅在北京访问期间,就非常爱吃羊肉泡馓子,这说明泡馍已是国际知名美食了。

 

上面提到的牛羊肉泡馍,只是在抗战时期的简单吃法,而真正的羊肉泡馍做法很讲究,不但民间食用,而且成为招待外宾的珍馐之味。

现在真正羊肉泡馍要分煮、泡两种。首先在选羊时,要选甘肃陇西和陕西延榆林一带的绵羊。杀死羊后去皮浸泡五六个小时,再把全羊用旺火煮四五个小时,后拆肉用小火炖十几个小时,才可制成熟肉和汤汁,达到肉烂汤浓不腥不膻。吃羊肉泡馍时顾客也应分担一分任务,即在厨师下锅煮前先由吃的人将锅盔细心撕如蝇头大小的碎块,然后交给厨师去煮制。这样一是容易入味,即有香、酥、绵(软)、韧的效果;二是顾客吃起来也能分享“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快乐。煮时将牛羊肉切成菱形片,浇上原汁,加些配料如粉丝、蒜苗等,用旺火滚上两三分钟,便沸腾起来,然后淋上熟羊油便于开斋,此时香传四座,确实鲜美,不吃羊肉的人,闻其香味也会忍不住要开禁。

这只是羊肉泡馍普遍的做法,如果给它加些花色,滋味并无大区别。一种叫“口汤”,即泡馍吃完仅剩碗底少许汤汁,一口可以喝完。另一种叫“水围城”,即贵汤大煮,筋不烂,光不糊,散不粕同时并重。这些花样都是由食客习惯的口味而定名的,以便利食客选择。

 

羊肉泡馍的特点

羊肉泡馍是陕西的风味美肴,尤以西安的最享盛名。

牛羊肉泡馍古称“羊羹”,宋代苏轼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诗句,其特点是料重味醇,肉烂汤浓,馍筋爽滑,香气四溢,诱人食欲,食后余味无穷,又有暖胃功能,是一味难得的高级滋补佳品,成为西安当地男女老少均喜爱的美食。 糖蒜、香菜、辣子酱的加入是对牛羊肉泡馍味道和风味的提升。

羊肉泡馍的烹饪

羊肉泡馍的烹饪技术要求很严,煮肉的工艺也特别讲究。与肉合烹的“托托馍”酥脆甘香,入汤不散。羊肉泡馍不光讲究肉烂汤浓,对品食泡馍的碗筷亦有讲究,碗要海碗,筷要竹筷,竹筷洁净,碗大如斗。

用餐之前,须把“托托馍”掰成碎块。掰馍讲究越小越好,这是为了便于五味入馍。然后再由烹饪师烹调。煮馍讲究以馍定汤,调料恰当,武火急煮,适时装碗,以达到原汤入馍,馍香扑鼻的要求。更主要的是,羊肉泡馍是一种厨师和食客共同参与的互动佳肴,更讲究食客的饮食文化素质。

羊肉泡馍与名人

2001年4月,为备战世界杯足球赛亚洲区预选赛首场比赛,时任国家足球队主教练的米卢蒂诺维奇来到西安,在夸奖西安球迷很有激情,那里有很好的主场氛围的同时,还对西安特色小吃羊肉泡馍颇感兴趣。原来2000年他曾和家人去吃西安小吃,对羊肉泡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来到西安,米卢除对胜利有一种渴望外,还希望能再次品尝一次羊肉泡馍。

吃出泡馍真滋味

“馍”是一种面饼子,由顾客自己掰碎放进碗里,交给厨房,加上羊肉粉丝一齐煮一下捞出,配上糖蒜、香菜就成了“羊肉泡馍”。吃时一大讲究就是馍要自己掰,掰得越碎越好。吃完以后深有体会,颗粒比较大的馍煮不透,吃起来是硬的。吃的方法也有讲究,因为上面布了一层油,一时半会儿凉不了,从碗边拨着吃速度要快得多。 羊肉泡馍的吃法有三种:一是干泡,要求煮成的馍,汤汁完全浸入馍中,吃后碗内无汤无馍无肉;二是口汤,顾名思义一口汤的意思,泡馍吃完,碗底仅剩一口汤汁;三是水围城,馍块在中央,汤汁在周围,汤、汁、馍全要吃光。

  羊肉泡馍,翠绿的葱花、蒜苗、香菜,红褐色的羊肉,映衬着洁白晶莹的粉丝,香味四溢。泡馍垫底,粉丝覆成网形,佐以葱花、香菜,羊肉摆成鱼形在最上面。泡馍上桌后,把辣子酱铺在上面,切忌搅动,讲究从一边“蚕食”,以保持鲜味。搅动过甚,会使泡馍不成其为泡馍,羊肉汤变成面糊糊。食后再饮一小碗高汤,更觉余香满口。

豆倩倩(2015-05-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