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川纸龙制作技艺独一无二

家乡区县: 山西省陵川县

龙是吉祥的化身,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舞龙”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喜庆活动。人们在节日期间舞龙,一方面是祈求神龙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另一方面营造喜庆热闹的场面,表现人们欢快的心情。

陵川平城纸龙出自东街村棚头院的靳氏家族。靳氏家族先前以搭棚为生,兼做纸杂起家,后开始将龙糊在靳氏家族的棚上。纸龙在平城流传年代已无历史考证,现在有棚头院房梁上嘉庆14年翻修字样。

民间所舞的龙多种多样,而平城纸龙为纯手工制作,工艺传统、制作考究、工序复杂。扎龙所用的材料和工具为粗的杂木棍、木板、小棉纸、竹篾、钉子、浆糊、铁丝、剪刀、钳子等。平城纸龙龙体制作精美,体型巨大,富有动感、活灵活现。每条龙都有30米长,色彩丰富、金光闪闪,每片龙鳞都能活动,在舞动过程中犹如游龙在天,又漂亮又威风。平城的纸龙有两条,分别为东街的红龙和北街的乌龙。红龙为公,乌龙为母,红龙,用白、红、黄三色纸为原料制作,乌龙,用白、黑、黄三色纸为原料制作。平城纸龙总是成对儿出现,一雌一雄,一黑一红,相互追逐、嬉戏。

龙扎成后,舞龙过程也是一项极为隆重讲究的表演,每年正月十四下午祭龙,正月十五和十六白天和晚上舞龙。舞龙时最为核心的是舞龙队,由十几名男青壮年组成。平城纸龙有专业的舞龙队伍。过去每年冬季农闲时都要组织舞龙队进行专门训练,每人举一块小磨石,用绳连接成龙身进行重量和动作的训练。舞龙时,伴奏乐队由大镲、大铜锣、大迓鼓组成,以增强节日喜庆热闹的气氛。耍龙的时候,有龙出洞、盘龙、二圪节滚身、三圪节滚身,四圪节滚身,大滚身、穿肚、依偎、亲昵等套路。几十个大汉举着巨龙在云灯里上下穿行,二龙在空中戏耍,左右翻卷起落腾飞,时而腾起,时而俯冲,动作丰富,气势夺人,变化万千,间或还有鞭炮、焰火,大有腾云驾雾之势!

平城纸龙的整个制作工艺和舞龙的形式在中国来说,可谓是独一无二的,一代一代人延续着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流传至今,保存它独有的历史风貌。平城纸龙作为当地一种信仰和吉祥物,在百姓心中被视为“保护神”,保佑着一方的平安幸福。

【特征】

平城纸龙制作工艺独特考究,制作精美,工序复杂,做成的纸龙栩栩如生。舞龙不仅有固定的时间,套路也很精彩,而且是双龙共舞。

【价值】

平城纸龙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弘扬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作用,且现在各项工艺保存完好,传承至今。因此,使它世代延续,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保持它永恒的生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代表性传承人】

糊龙:平城东街村的王德印和靳鹏里。

胡胡(2015-05-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