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的世界我们该怎么办?
作为中国移动的前董事长王建宙在对话中首先发问,“现在已经一个高度链接的世界,而这个世界中我们该怎么办?”换句话说,在互联的大生态系统中我们要怎么做,他认为首先要在生态系统中找准位置,其次要保持创新,第三要注意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的保护。
周鸿祎认为当今无线、手机等全互联之后,最大的变化是改变了产品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就像很多人说未来如果一个品牌如果没有自己的粉丝将会不是真的品牌。企业需要把产品看成一种服务,想办法把产品变成跟用户之间的链接,而不是把产品卖给客户这样的一锤子买卖。
而安德森则认为手机只是提供一个把世界通过数据连接起来的“机会”,而未来五年可能手机已经不再需要是“掏出来”,而是可以嵌入到我们的眼镜等事物中。而且安德森认为现在互联网已经颠覆了我们很多的传统体验,就像打车软件颠覆传统出租车的运行模式一样。但安德森也承认,从互联网最近发展的这20多年来看,现在仍然只是应用了皮毛而已。
连接意味着新的颠覆
作为移动通信的老兵,王建宙从1987年就开始接触移动通信了,从最初的模拟信号到后来的数字信号,从1G到2G,再到现在的4G时代,都知道手机会有很大发展,但谁也不会想到手机链接的世界,让每个人都有一部手机。而最近当王建宙在感慨互联网带来的直接颠覆时,安德森说道:“手机已经不是一个手机,已经颠覆了手机的概念,它是网络上的一个节点和桥梁。更为颠覆的是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块只能手表,而且这只是一个开始。”
当手机作为互联网的节点存在以后,就连最初认为最不能实现的免费通信这样的服务也要接受免费的颠覆。然而王建宙似乎并不担心,他认为现在的免费实际上就是交叉补贴的一种形式。
至于此前像特斯拉CEO马斯克等人提出“5年后机器人将会屠杀人类”之类的机器人威胁论,但安德森则认为,不管是机器人还是人工智能,我们还是在探索的过程中,离我们所能接受的“红线“还有很远的距离,而且远没有发展到有颠覆人类的危险中。安德森认为未来机器人和互联网的链接之后不能被狭隘的定义,洗衣机、面包机、软件也是一个机器人。正如老周所说的IOT时代,任何一个点都能够接入网络,这不仅仅是一个连接的问题,而是会颠覆很多传统的方式。
由于互联网的链接,让世界上很多商业模式或业态产生了巨大的颠覆。而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加入,让消费者可以和很多服务商直接链接,从而直接颠覆了很多中介。老周同时认为:“这种链接方式的改变,让过去的敌人变成难兄难弟,要共同面对一群跨界的外来者。”所以老周并不太同意王建宙的“找准位置”理论,因为现在不能定义一个企业做什么,因为你在产业链的位置会发生剧烈的变化。
就在当天的论坛上,周鸿祎凭借新书《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上市首月就有30万册销量而荣获2014年中信出版社畅销书大奖。同时,该书也入选新京报2014年度好书评选“经济类十大好书”榜。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新京报的经济类十大好书推荐中,《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是唯一一本讲述互联网对当今商业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图书。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